[实用新型]中线测定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8572.3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1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牛施开;李涛;陈永胜;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E21D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513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线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下作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掘进用的中线指向仪。
背景技术
根据《煤矿掘进质量标准化验收规范》规定,巷道在掘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测量人员现场所提供的中腰线施工,规定矿井主要巷道中线误差在0mm~100mm范围内,一般巷道中线误差-30mm~100mm范围内,超过这一误差范围的巷道视为不合格巷道;不合格巷道在煤矿管理上不予结算工程费用。所以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对中腰线的控制尤为重要,一般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长距离掘进的巷道都采用红外线激光指向仪照中,而短距离施工的巷道靠的是测量人员画定的中线,而测量人员不可能确保每班都下来送线,只是保证中线在施工头20m范围内;这就要求施工人员现场根据中线点向前短距离沿线。往往施工人员向前沿线根据的是后路上用线绳垂下来的两个中线点,根据三点成一线的原理,用肉眼向前大致估计第三点位置,但由于个人的视觉误差,经常会出现巷道掘进走偏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煤矿短距离施工时没有专门的测定中线的工具,人工观察时易产生误差,提供一种能准确确定中线点、使得巷道掘进时不易走偏的中线测定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中线测定仪,包括镜筒,镜筒左端设有凸透镜Ⅰ和喇叭嘴,镜筒右端设有可移动凸透镜装置,镜筒侧壁上设有两个固定环。
所述可移动凸透镜装置包括凸透镜Ⅱ,凸透镜Ⅱ与把手固定相连,把手设置在镜筒侧壁的滑槽内。
所述可移动凸透镜装置包括凸透镜Ⅱ,凸透镜Ⅱ固定在旋转筒内,旋转筒与镜筒螺纹相连。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如下:根据巷道原有两个中线点垂下的线绳分别栓在中线测定仪钢筒的两个铁环上,使其保持静止,然后在把矿灯放在中线测定仪的喇叭口处,根据凸透镜的聚光特性,调整凸透镜Ⅰ和凸透镜Ⅱ之间的距离直到在巷道前方出现测定的中线点为止。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认为的用眼睛观察中线位置,不会出现巷道掘进走偏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镜筒3,镜筒3左端固定有凸透镜Ⅰ2和喇叭嘴1,镜筒3右端设有可移动凸透镜装置,镜筒3侧壁上设有两个固定环5。所述可移动凸透镜装置包括凸透镜Ⅱ4,凸透镜Ⅱ4与把手8固定相连,把手8设置在镜筒3侧壁的滑槽6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把手4在滑槽6内滑动,调节凸透镜Ⅰ2与凸透镜Ⅱ4之间的距离,进而准确的寻找中线点。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所述可移动凸透镜装置包括凸透镜Ⅱ4,凸透镜Ⅱ4固定在旋转筒7内,旋转筒7与镜筒3螺纹相连。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使用时,通过旋转旋转筒7即可调整凸透镜Ⅱ4和凸透镜Ⅰ2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8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