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水式地暖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9873.8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4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李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延;李明祥 |
主分类号: | F24B9/04 | 分类号: | F24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 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取暖设备,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热水式地暖炉。
背景技术
我国农村区域,每当收获季节过后,都会残留下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在这些秸秆中,除了一小部分可用作牲畜饲料或用作造纸原材料等,大部分都废弃处理,利用率较低。而且现有农村中人们取暖是在地面上挖一个深坑,四周砌上石头,把柴放在坑里燃烧,中间放一个三角形铁架,简单的取暖用具,俗称火坑。这样的取暖设备存在着不安全、不卫生、不暖和、室内烟雾多、用热水不方便、结构不美观等方面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取暖设备,如电膜式电暖炉、燃气壁挂炉采暖炉等,而这种取暖设备一般通过家庭用电或燃气进行取暖,增加了人们的生活开支,同时价格昂贵,尤其是我国广大的农村区域,无法利用廉价的农作物秸秆,其使用电或燃气的取暖设备,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增加了人们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既能明显改变卫生、美观问题,又能更好的解决热水、煮饭、取暖问题的热水式地暖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热水式地暖炉,包括地板、地堡和设置在地堡上的地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堡设置在地板中心处,在所述地堡内设有燃烧室和设置在燃烧室周围的内储水箱,所述内储水箱的外侧还设有第一外储水箱和第二外储水箱,所述第一外储水箱的出水端与内储水箱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外储水箱的进水端与内储水箱的出水端相连通,在所述第一外储水箱的进水端还设有连接外部进水设备的进水口,所述的第二外储水箱的出水端设有连接外部出水设备的出水口,所述地板的边缘位置还设有连通燃烧室的通风口和出烟口。
为了不让烟雾从其他地方散出,也紧贴于板面,所述的地堡的内表面用铁板密封;该烟雾从内储水箱分别与第一外储水箱和第二外储水箱外相连接中的空隙中矢志循环后,从出烟口中排出。
前述的热水式地暖炉,其中,在所述第一外储水箱、第二外储水箱和内储水箱下方均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高度为60±5mm,一是增加烟道与水箱的接触面,二是减少水箱与地面的接触,减少热量流失。
前述的热水式地暖炉,其中,上述的内储水箱呈环形结构,其围绕于燃烧室,将其内水加热;所述的第一外储水箱和第二外储水箱均呈半圆形,并分别设置在燃烧室的两侧。
前述的热水式地暖炉,其中,所述出烟口内还设置有烟管,便于排烟。
为便于燃烧室的燃烧物的充分燃烧,在所述地堡内还设有与地堡外形相适配的塔桥,所述塔桥上设有复数个烟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将内、外储水箱安装于地板下,板面、地堡露出于地面,可燃物(柴、煤、废物渣等)在地堡内的燃烧室进行燃烧,在内、外储水箱内将水加热,烟雾从出烟口排出,满足了安全、卫生、暖和、室内无烟、沐浴、结构美观等问题;而且其可安装在室内既简单又美观,且占地面积小,在烧火时解决了烟雾多、不卫生、不暖和等问题,同时也还能用热水沐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堡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塔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地板2和设置在地板2中心处的地堡1;该地板2的板面、地堡1露出于地面,地堡1外形类似于堡垒,在地堡1内设有用于燃烧可燃物(柴、煤、废物渣等)的燃烧室11,该燃烧室11的周围布置有环形的内储水箱8,便于对内储水箱8的水进一步的加热。在内储水箱8外侧布置有第一外储水箱7和第二外储水箱12,该第一外储水箱7和第二外储水箱12分别分布于燃烧室11的两侧,在第一外储水箱7的进水端制出有进水口5,该进水口5可连接进水设备如家庭使用的自来水管道或水泵等,通过进水口5向第一外储水箱7的进水端加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延;李明祥,未经李延;李明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98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