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功率白光LED灯温控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9877.6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0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白光 led 温控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为一种防止大功率白光LED灯结温过高的温控电路。
背景技术
白光LED灯因其具有使用低压电源、耗能少、适用性强、稳定性高、响应时间短、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但由于制造LED灯时不可能保证P-N结极端完美,甚至有些元件具有不良的电极结构,导致LED灯通电后结温过高,当结温超过一定数值后,会严重影响LED灯的使用寿命。为防止结温过高,目前的白光LED灯具上一般安装有导热性好的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外界。由于这种被动的热传递方式效率较低,不能快速的将热量散发出去,往往使LED灯温度超过规定数值后仍继续工作,降低了LED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防止白光LED灯结温过高的大功率白光LED灯温控电路。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功率白光LED灯温控电路,包括一个接入工作电路的温度传感器LM35D,温度传感器LM35D输出端连接运放器IC的反相输入端,运放器IC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在一调压电路上;运放器IC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3连接一个由多个二极管串联而成的DN,DN的正极端连接连接电阻R5及三极管C的基极,电阻R5连接电源,三极管C的集电极连接LED灯的发光管组DM的负极端,DM的正极端连接电源,三极管C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6,电阻R6和DN的负极端连接公共接地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温度传感器LM35D粘贴在灯具散热器上,调整运放器IC的正相输入电压,当结温过高导致LM35D输出电压大于运放器IC同相输入电压时,运放器IC输出端输出低电位,并通过二极管D3与三极管C的基极接通,使得发光管组DM的工作电流降低,防止结温进一步升高。进而使发光管组DM的结温不超过允许的最高温度。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由电阻R1串联电位器R2构成的调压电路连接运放器IC的同相输入端,接入工作电路的温度传感器LM35D输出端连接运放器IC的反相输入端,运放器IC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3正极连接由多个二极管串联而成的DN,DN的正极端连接电阻R5及三极管C的基极,电阻R5连接电源,三极管C的集电极连接发光管组DM的负极端,发光管组DM的正极端连接电源,三极管C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6,电阻R6与ND的负极端连接公共接地端。DN、三极管C、发光管组DM、电阻R5、R6组成恒流电路,恒流值I=(三极管C基极电压-0.6伏)/R6,I即为DM的工作电流值。
所述的二极管D3为肖特基二极管。
所述的LM35D为现有技术中的温度传感器,其输出电压与摄氏温度成正比,温度系数为10毫伏/℃。
现实应用中,将温度传感器LM35D粘贴在灯具的散热器上,设定散热器的温度不得高于T℃,即不得使LM35D的输出电压高于10T毫伏,调整电位器R2使A点的电位为10T毫伏,当散热器的温度高于T时,LM35D的输出电压高于10T毫伏,运放器IC输出低电位,使得二极管D3处于导通状态,使得B点电位下降,进而使得恒流值I=(B点电压-0.6伏)/R6下降,由于发光管组DM工作电流的降低,减少了焦耳热的产生,并通过散热器的散热使得结温下降;当散热器温度不超过T℃时,LM35D的输出电压低于10T毫伏,运放器IC输出高电位,二极管D3处于截止状态,不影响恒流值I=(三极管C基极电压-0.6伏)/R6,发光管组DM的工作电流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学院,未经德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9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镇流平面荧光灯
- 下一篇:一种电磁炉逐频恒功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