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表减速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0169.4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4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泠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F16H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张先芸 |
地址: | 404505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表 减速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家用水表中使用的减速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家用水表,一般包括以下部分:一个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设置于壳体中供水流冲击形成旋转的受力机构,一个包括五个数码盘的显示器,和一个连接于受力机构与显示器的数码盘之间的减速机构,这种现有家用水表的减速机构一般由常规的齿轮组构成,由于其传动比非常大,所以这种现有的减速机构的齿轮组中齿轮数量较多,一般需要十数个齿轮相啮合形成齿轮组。所以,现有的这种减速机构,具有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过高等缺陷,同时因齿轮数量过多,还使得需要精密配合的齿轮组更加容易出现故障,且维修更加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而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故障率更低,维修更方便快捷的水表减速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表减速机构,其特点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主动轮、第一过渡轮、第一减速轮、第二过渡轮、第二减速轮;所述主动轮包括圆盘形的本体和设置于该本体一端端面边部的两个柱齿;所述第一过渡轮和第二过渡轮均由圆盘形的本体和均匀设置于该本体外圆侧边的偶数个轮齿构成;所述第一减速轮包括圆盘形的本体和均匀设置于该本体一端端面边部的多个柱齿,以及设置于该本体另一端端面边部的两个柱齿;所述第二减速轮包括圆盘形的本体和均匀设置于该本体一端端面边部的多个柱齿;所述第一过渡轮的轮齿分别与主动轮的本体一端端面边部的两个柱齿,以及第一减速轮的本体一端端面边部的多个柱齿相啮合;所述第二过渡轮的轮齿分别与第一减速轮的本体另一端端面边部的两个柱齿,以及第二减速轮的本体一端端面边部的多个柱齿相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第一过渡轮和第二过渡轮的本体外圆侧边的偶数个轮齿由交替设置的宽度相差一倍的用于啮合的长齿和用于导向的短齿构成,所述第一过渡轮的轮齿中的长齿分别与主动轮的本体一端端面边部的两个柱齿,以及第一减速轮的本体一端端面边部的多个柱齿相啮合;所述第二过渡轮的轮齿中的长齿分别与第一减速轮的本体另一端端面边部的两个柱齿,以及第二减速轮的本体一端端面边部的多个柱齿相啮合。这样,设置的短齿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配合更加精确。
本技术方案得到的水表减速机构,其装配时,主动轮与受力机构相连并由其带动旋转,第二减速轮与显示器的数码盘相连并带动其旋转,减速机构起到降低传动比的作用。其工作时,主动轮转动一周,可拨动第一过渡轮转动一个长齿的角度,短齿起到导向作用,保证配合精度;第一减速轮上与第一过渡轮配合的一端端面设置有较多的柱齿与第一过渡轮啮合,增大传动比;同时第一减速轮与第二过渡轮配合的一端端面只设置有两个柱齿与第二过渡轮的长齿啮合,所以第一减速轮转动一周才拨动第二过渡轮转动一个长齿的角度;第二减速轮上与第二过渡轮配合的一端端面同时可以设置较多的柱齿与第二过渡轮长齿啮合,增大传动比。故本技术方案中,只需采用两个减速轮和两个过渡轮即可实现比较大的传动比,具体实施时,减速轮上柱齿的数量与过渡轮上长齿的数量合理设置,使其整体传动比满足普通水表减速机构的传动比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只需采用一个主动轮、两个过渡轮和两个减速轮,即可实现和现有水表减速机构相同的传动比,和现有水表减速机构中需要十数个齿轮相比较,仅由数个构件组成即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结构设置更加巧妙,使得结构更加简单,体积更加小巧,实施成本便宜,同时还可以使得得到的水表故障率更低,维修更加方便和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单独第一减速轮3的后视图。
图3是图1中单独第一过渡轮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时第二过渡轮4的结构和第一过渡轮2结构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泠,未经刘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0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