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柜导轨式底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0440.4 | 申请日: | 201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0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郑维霞;李辰华;马少坤;王增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开成套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02 | 分类号: | H02B11/02;H02B11/127;H02B1/26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陈冰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柜 导轨 底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柜的底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现今的开关柜凸显以下问题:
1.元器件厂家众多,同类产品的外形、安装尺寸等数据各不相同,给开关柜柜体的标准化带来很大困难;
2.开关柜一次系统方案种类多、变化强,导致柜体种类多、局部零部件复杂和装配繁琐。尤其底板部分,经常需要安装各种各样的元器件,导致不同开关柜的底板结构千差万别,为制造和装配带来困难;
3.很多用户要求开关柜内电流互感器数量多、线圈个数多、带抽头,而且导线截面达到4平方,导致柜内二次走线槽空间不够,无法穿越截面大、数量多的导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开关柜特别是开关柜底板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柜导轨式底板结构,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结构包括柜体底板、左柜体侧板、右柜体侧板、走线槽盖板、安装梁以及分别由外导轨和内导轨拼接成的左导轨和右导轨,左导轨和左导轨分别固定在柜体底板的左右两侧,走线槽盖板的外侧分别固定在左柜体侧板和右柜体侧板上,其内侧搭接在外导轨的伸出端,走线槽盖板、柜体底板、左柜体侧板和左导轨围成左走线槽,走线槽盖板、柜体底板、右柜体侧板和右导轨围成右走线槽,外导轨和内导轨之间形成滑槽,安装梁的左右侧分别搭接在左导轨和右导轨上,且与设在滑槽内的滑块固定。
所述滑块由分别设于左导轨和右导轨内的压板、垫圈以及依次穿过垫圈、压板和滑槽的螺栓组成,安装梁的左右侧分别通过螺栓与压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左右导轨安装到开关柜柜体底板上,贯穿柜体前后,起到加强梁的作用;左右导轨内导轨和外导轨拼接而成,比传统的底板加强梁有更高的支撑强度;当地板上安装外形和安装尺寸不同的同类元件时,可以通过调整导轨上安装梁的位置实现安装的通用性;当一次方案不同,柜内底板上安装完全不同的元器件时,只需换掉相应的安装梁即可,不必对底板、导轨、侧板等大部件做任何改动;滑块成对安放于左、右导轨内,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无级调整距离,使安装于滑块上的各种安装梁方便的调整位置;左右走线槽位于底板两侧,保证了可以穿越4平方的二次导线达200根以上,远远超出实际用量,且走线槽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会因走线槽的变形而使二次导线受到损伤,每个走线槽盖板只有两个自攻丝螺钉固定,实现了二次走线槽的安装可靠和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将底板上贯穿柜前和柜后的各种安装梁、二次走线槽有机结合,各部分相互配合,简化底板结构,增强通用性,且各部分又相互独立不影响各自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机械强度高、安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外导轨6和内导轨7分别由自六角铆螺母5拼接组成左导轨12和右导轨13,它们分别固定在柜体底板1的左右两侧,外导轨6和内导轨7之间形成滑槽16。滑块8由压板18、垫圈19和高强度六角螺栓17组成,其中压板18和垫圈19分别设于左导轨12和右导轨13内,螺栓17依次穿过垫圈19、和压板18滑槽16分别与安装梁3的左右侧固定连接。
走线槽盖板2的外侧分别由自攻丝螺钉4分别固定在左柜体侧板10和柜体侧板11上,其内侧搭接在外导轨6的伸出端而得到支撑。走线槽盖板2、柜体底板1、左柜体侧板10和左导轨12围成左走线槽14,同时走线槽盖板2、柜体底板1、右柜体侧板11和右导轨13围成右走线槽15,左走线槽14和右走线槽15内二次导线线束9中的导线数量达200根以上,远远超出实际用量。
该结构中所有零部件均为敷铝锌板经CNC机床加工,采用多重折边工艺,再由高强度螺栓、拉铆螺母和自攻丝螺钉拼接完成,无任何焊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开成套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开成套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0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专家诊断数据库的发射机报警联动系统
- 下一篇:键盘与塑胶按键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