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装式集电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0773.7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4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梁;陈大中;季明生;陈嘉骝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龙电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64 | 分类号: | H01R39/64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夏曙光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集电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元件,具体是涉及一种组装式集电环。
背景技术:
集电环也叫导电环、滑环、集流环、汇流环等,是实现一个转动机构向一个固定机构之间电流传递的精密输送装置。集电环能够提高动静间电流输送的性能,简化导流结构,避免导线输送在旋转过程中的扭伤断裂,广泛实用于电机、发电机等机电产品中。集电环是多通道高速旋转状态下输电,因此,集电环金属环件之间的通道绝缘,金属环与电刷碳棒动静之间的平衡密触是其关键的制造工艺技术。集电环绝缘基体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决定其电气性能和坚固耐用性;集电环的动平衡调试技术则是其电输送性能及使用寿命的关键。目前组装式集电环采用的方法是将部件用螺栓紧固及胶粘或热配合方式组装,动平衡则在集电环的绝缘基体外层金属环件上增加金属螺栓螺帽来调节动平衡达标。由于多数集电环是在各种苛刻自然条件下运行,比如风力发电机,高低温差、潮气、盐雾等自然环境使胶粘合、热配合及外露的螺栓螺帽极易产生开裂、松动、生锈、腐蚀等现象影响使用,最要害的是螺栓螺帽的脱落,产生局部放电、电导通、损坏集电环,同时外观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式集电环,该集电环的调平衡螺钉位于绝缘基体内,在任何环境下不会生锈或被磨损,调平衡效果好且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装式集电环,包括中心套筒,在中心套筒沿轴向依次套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绝缘套,在相 邻绝缘套之间套设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导电环,各导电环与中心套向之间相绝缘,在中心套筒外侧还套设有与各导电环一一对应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导电杆,各导电杆之间成圆形排列,每一导电杆对应与其中一导电环电连接且与其它的导电环绝缘,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导电环上分别设有三个通孔,其中的一个孔为焊接孔,另二个为导孔,焊接孔孔径小于导孔孔径,所述第三导电杆的端部穿过第四绝缘套插入第三导电环的焊接孔并与之焊接,第二导电杆穿过第四绝缘套、第三导电环的其一导孔以及第三绝缘套而焊接在第二导电环的焊接孔内,第一导电杆穿过第四绝缘套、第三导电环的第二导孔、第三绝缘套、第二导电环的第二导孔以及第二绝缘套而焊接在第一导电环的焊接孔内,在第一、第二、第三导电杆下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第二、第三配重杆,其中第一配重杆穿过第一绝缘套与第一导电杆连接,第二配重杆宽穿过第一绝缘套、第一导电环的导孔以及第二绝缘套与第二导电杆连接,第三配重杆穿过第一绝缘套、第一导电环的导孔、第二绝缘套、第二导电环的导孔以及第三绝缘套与第三导电杆连接,在各配重杆的尾部浇注有树脂封装层。
所述的各配重杆与树脂封装层之间还设有螺帽。
导电杆与配重杆以及配重杆与螺帽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的第一绝缘套与中心套筒直接套接,其余绝缘套及各导电环与中心套筒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浇注有环氧树脂填料。
所述的各导电杆及配重杆与导电环的导孔及绝缘套的径向间设有间隙,间隙内浇注有环氧树脂填料。
在相邻导电杆之间还设有冷却槽,该冷却槽与导电杆平行并贯穿各导电环及绝缘套。
所述的冷却槽为弧环形。
在各导电环靠近焊接孔处还设有缺口。
所述的缺口为弧形。
所述的缺口为1-3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集电环的配重杆位于绝缘套内,与现有的配重螺钉外置相比,配重杆在任何环境下不会生锈或被磨损,调平衡效果好且美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电环
图中1中心套筒,1-2第一绝缘套,2-2第二绝缘套,3-2第三绝缘套,4-2第四绝缘套,3导电环,31焊接孔,32导孔,33缺口,1-3第一导电环,2-3第二导电环,3-3第三导电环,1-4第一导电杆,2-4第二导电环,3-4第三导电杆,1-5第一配重杆,2-5第二配重杆,3-5第三配重杆,6环氧树脂填料,7环氧树脂填料,8螺帽,9树脂封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龙电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龙电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07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