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黄原酸盐生产中的粉状物料取样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1003.4 | 申请日: | 2010-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1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冶;张华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世华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C07C329/1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赵玉峰 |
地址: | 261108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黄原酸盐 生产 中的 粉状 物料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黄原酸盐生产中的粉状物料取样器。
背景技术
黄原酸盐又名黄药,黄药的用途很广,橡胶工业中用作硫化促进剂,分析化学中用乙基黄原酸钠做铜、镍等的沉淀剂和比色剂,冶金工业中用作溶液中沉淀铜、镍等的试剂,纤维素基黄原酸钠用于人造纤维,淀粉基黄原酸盐用于污水处理。同时,黄药还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捕收药剂,尤其是在重金属硫化矿的选矿和浮选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贵金属回收中也是常用的萃取剂。黄药在常温下为黄色粉末状固体,常因杂质存在而颜色加深。在黄原酸盐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为粉末状物质,因此在取样化验时往往存在诸多不便。传统的取样方法是操作人员攀爬到产品储罐上边,将产品储罐打开后用取样杯等容器取样,这样不仅操作不便,而且往往会因为粉尘状产品飞散,造成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差,还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用于黄原酸盐生产中的粉状物料取样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黄原酸盐生产中的粉状物料取样器,包括手柄,同心穿套在一起形成活塞式结构的取样外管和取样内管,所述取样内管的末端连接所述手柄,所述取样内管和取样外管的顶端封闭,所述取样外管上设有取样口,所述取样内管上设有与所述取样口相对应的取样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取样内管上设有刻度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相互穿套在一起的取样内管和取样外管上分别设有取样槽和取样口,取样时只需将粉状物料取样器伸入产品储罐中,转动手柄带动取样内管转动,当取样口与取样槽重合时,粉状物料落入取样槽,取出取样器,取样成功,不仅操作简单,避免了操作人员攀爬设备可能带来的危险,而且避免了打开产品储罐时粉末状产品飞散,导致的操作环境差和产品浪费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取样外管和取样内管同心穿套在一起形成活塞式结构,因此取样内管可以在取样外管内作往复运动,不仅取样方便,而且还可以控制取样点的深度,尤其本实用新型在取样内管上设有刻度线,可以准确的控制取样点的深度及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取样外管;3.取样内管;4.取样口;5.取样槽;6.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用于黄原酸盐生产中的粉状物料取样器,包括手柄1,同心穿套在一起形成活塞式结构的取样外管2和取样内管3,所述取样内管3的末端连接所述手柄1,所述取样内管3和取样外管2的顶端封闭,所述取样外管2上设有取样口4,所述取样内管3上设有与所述取样口4相对应的取样槽5,所述取样内管3上设有刻度线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打开产品储罐上的取样阀门,将粉状物料取样器伸入产品储罐内,拉动手柄1将取样内管3拉出,并转动手柄1带动取样内管3转动,当取样内管3上的取样槽5与取样外管2上的取样口4重合时,粉状物料便落入取样槽5内,通过取样内管3上设有的刻度线6上的刻度显示,可以准确控制取样点的深度,取样后再转动取样内管3,使取样槽5与取样口4不相重合时,取到的产品样便不会掉出,此时将粉状物料取样器取出,取样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世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世华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1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过滤材料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标本收集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