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暖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1072.5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9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向荣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425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暖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的暖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暖手装置均为一体式的发热结构,使用时,使用者只能通过左右手轮流转换该装置,才能达到双手同时取暖的目的,然而这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暖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暖手装置,其包括两发热装置,两发热装置可拆卸配合连接。
本方案中,通过可拆卸的两个发热装置,使用者根据需要可将其拆开,并分别握在双手里,方便的实现两手取暖,不使用时,可将其装配起来,大大方便了使用。
进一步地,该发热装置呈圆盘状结构。
进一步地,两发热装置通过分别设于相对装配表面上的长条凸块及导槽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两发热装置相对装配表面上分别刻有用于对位的拆分对位标识及组合对位标识。
为了达到更佳的取暖效果,该发热装置的发热表面呈与人体手心相符合的弧形状,为了使装配时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其装配表面呈平面状。
现有的暖手装置具有双面发热结构,使用时,其有一个发热面与手掌接触,而另一个发热面处于空置状态,此时不能充分利用暖手装置的发热效率,而本方案使两个发热面都充分得到利用,而且通过平面状的装配表面,能够有效降低装配时暖手装置的体积。
具体地,该发热装置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发热丝、控制线路板及电池,该控制线路板分别与发热丝及电池连接。
进一步地,该壳体的装配表面为塑料材料制得,发热表面为金属材料制得。
进一步地,该发热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发热丝发热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该电池通过USB接口或电源插口实现充电。
两发热装置的电池通过分别安装在长条凸块及导槽对应端部的弹片接通,从而实现一个充电插口,两块电池同时充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的两个发热装置,使用者根据需要可将其拆开,并分别握在双手里,方便的实现两手取暖,不使用时,可将其装配起来,大大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暖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暖手装置,其包括两发热装置1,该两发热装置1可拆卸配合连接。该结构可随意分拆,拆分后两块均可发热,也可合在一起使用,合在一起时,上下两面均可发热,也可分开使用。
进一步地,该发热装置1呈圆盘状结构。
进一步地,两发热装置1通过分别设于相对装配表面上的长条凸块2及导槽3配合连接。装配时,可将长条凸块2沿着导槽3方向滑进去,从而将两发热装置1固定一起,拆分时,将长条凸块2沿反方向滑出导槽3即可实现分离。
两发热装置1的相对装配表面上还设有拆分对位标识4及组装对位标识5,拆分对位标识4及组合对位标识5是起装配对位指示作用,两发热装置1固定主要是靠长条凸块2和导槽3的磨擦力,同时,在发热装置1的侧面还设有用于控制发热装置1工作与否的开关6,拨到ON就可以发热,拨到OFF就不发热。
为了达到更佳的取暖效果,该发热装置1的发热表面呈与人体手心相符合的弧形状,为了使装配时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其装配表面呈平面状。
具体地,该发热装置1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发热丝、控制线路板及电池,该控制线路板分别与发热丝及电池连接。该壳体的装配表面为塑料材料制得,发热表面为金属材料制得。
该发热装置1还包括用于调节发热丝发热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7,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可随意调节暖手装置的温度。
具体地,该电池可通过USB接口或电源插口实现充电。两发热装置1的电池通过分别安装在长条凸块2及导槽3对应端部的弹片接通,从而实现一个充电插口,两块电池可同时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向荣,未经杨向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10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护板的边柱
- 下一篇:盘车用三相电压相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