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折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1494.2 | 申请日: | 201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5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夹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无机非金属材料抗折强度的抗折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制作成40mm×40mm×160mm的试样用于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性能检测,目前抗压强度采用国标GB/T 3350.4-82规定的40mm×40mm的抗压夹具,属标准夹具,配套压力试验机用于检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抗压强度。由于没有标准的抗折夹具,因此对试样进行抗折强度检测一般用专门的抗折试验机,目前比较通用的有水泥电动抗折试验机和数显式电子抗折试验机,设备投资较大,而且占用场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检测无机非金属材料抗折强度并能有效降低试样检测成本的抗折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抗折夹具,包括支架、压杆、压头与至少两根试样支撑杆,所述支架具有下支撑体与上支撑体,压杆滑动套装在上支撑体内,压头连接在压杆下端部并位于上支撑体下方,试样支撑杆设置在下支撑体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是,所述试样支撑杆具有两根,在下支撑体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两根试样支撑杆之间的试样定位杆,所述试样定位杆的高度大于试样支撑杆的高度。
进一步的是,在上支撑体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至少两根压头导向定位杆,所述压头导向定位杆滑动穿套于压头内,压头导向定位杆垂直于试样支撑杆形成的支撑平面。
进一步的是,在上支撑体与压头之间连接有至少两组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是,压杆下端部通过球面副与压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抗折夹具,仅需要将其放置在压力试验机上工作即可,不需要采用专门的抗折试验机,从而可大大降低试样检测过程中的成本,并能减少占地面积;且其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操作方便,尤其适合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检测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下支撑体1、上支撑体2、压杆3、压头4、试样支撑杆5、试样定位杆6、导向定位杆7、复位弹簧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抗折夹具,包括支架、压杆3、压头4与至少两根试样支撑杆5,所述支架具有下支撑体1与上支撑体2,压杆3滑动套装在上支撑体2内,压头4连接在压杆3下端部并位于上支撑体2下方,试样支撑杆5设置在下支撑体1的上表面。工作时,将本实用新型的抗折夹具放置在压力试验机平台正中央,将40mm×40mm×160mm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试样(如水泥试样或不定型耐火材料试样)放置在试样支撑杆5上,并使试样正中部位对准压头4。启动压力试验机开始施加压力,压头4向下移动并压断试样,测出最大压力值,停止施压,升起压力试验机上部,使压头4复位,清理残样后开始下个试样的测试试验。通过该抗折夹具的设置,仅需要将其放置在压力试验机上工作即可,不需要采用专门的抗折试验机,从而可大大降低试样检测过程中的成本,并能减少占地面积;且其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操作方便。
为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所述试样支撑杆5具有两根,在下支撑体1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两根试样支撑杆5之间的试样定位杆6,所述试样定位杆6的高度大于试样支撑杆5的高度。则在放置无机非金属材料试样时,先将其放置在试样支撑杆5上,然后让其侧面紧靠试样定位杆6,可保证试样位置的准确放置,从而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可靠。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在上支撑体2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至少两根压头导向定位杆7,所述压头导向定位杆7滑动穿套于压头4内,压头导向定位杆7垂直于试样支撑杆5形成的支撑平面。则压头4往下运动时,可随导向定位杆7的导向移动,防止压头4走歪;且压头导向定位杆7与试样支撑杆5形成的支撑平面垂直,可保证压头4垂直施压在需要检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试样上。试样支撑杆5形成的支撑平面即无机非金属材料试样的放置平面。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可将压力试验机上部的升降部位直接连接到压杆3上,则压力试验机升降部位的升降即可带动压头4的升降,而作为优选方式,在上支撑体2与压头4之间连接有至少两组复位弹簧8。通过该结构形式,压力试验机的升降部位可不用与压杆3直接连接。工作时,压力试验机升降部位下移时施加作用力在压杆3上,从而驱动压头4下移,压断试样后,压力试验机升降部位回退,此时,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压头4回复到初始位置。
为提高压力的传递效果,压杆3下端部通过球面副与压头4连接。从而可保证压力的稳定与准确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1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流变吸样测量装置
- 下一篇:在网络应用之间数据通信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