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边形截面搅拌桶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1509.5 | 申请日: | 201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5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颜继鹏;陈小国;陈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边形 截面 搅拌 絮凝 自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药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边形截面搅拌桶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
背景技术
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对于消减污染物总量,改善水环境,营造良好的水环境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深度处理一般是采用絮凝剂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而投加的絮凝剂是深度处理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以往投加絮凝剂往往采用人工添加的方式来进行,很难做到及时、准确定量的投加絮凝剂,造成污水处理的效果差,同时为了处理好污水,需要补加絮凝剂,增加了成本。为此技术人员发明了一种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包括干粉料斗、喂料螺旋、加热斗、漩涡气泵、混料桶、搅拌器、搅拌桶、转排阀、储药桶、液位计、螺杆泵和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采用这种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完全可以代替人工,且能做到及时、准确定量的投加。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絮凝剂分子链较长,溶解性较差,搅拌时絮凝剂和水的混合物沿圆形筒壁流动产生涡流,不利于药剂的充分溶解,使得搅拌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的搅拌桶搅拌时间长,影响工作效率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搅拌速度快、效果好的多边形截面搅拌桶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多边形截面搅拌桶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包括搅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的截面为多边形。
所述搅拌桶的截面为正多边形。
所述搅拌桶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边形和正十二边形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搅拌时间短、工作效率高的优点。现有技术的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的搅拌桶的截面均为圆形设计,内壁表面光滑,要使粉状药剂充分溶解需要较长的搅拌时间。本实用新型将搅拌桶截面改成多边形设计,改造成本极低,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桶内的液流连续撞击搅拌桶内壁,从而防止了搅拌时沿搅拌圆周方向产生涡流,加速了药剂的溶解,缩短了搅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搅拌桶的A-A剖面图。
如图中所示:1加热斗;2干粉料斗;3不锈钢管路;4混料桶;5搅拌桶;6储药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系统的左端设有干粉料斗2,干粉料斗2下部设有加热斗1,加热斗1通过不锈钢管路3与混料桶4连接,混料桶4的下方设有搅拌桶5,搅拌桶5的截面为正12边形,搅拌桶5的下方设有储药箱6。
本实用新型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桶5内的液流连续撞击搅拌桶5内壁,从而防止了搅拌时沿搅拌圆周方向产生涡流,加速了药剂的溶解,缩短了搅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1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