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燃型66Kv~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1514.6 | 申请日: | 201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9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志;赵建辉;贾立;郑宏;崔锡静;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5;H01B7/282;H01B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66 kv 500 交联 聚乙烯 绝缘 皱纹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是涉及一种阻燃型66Kv~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电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消防要求较高的输电线路场所,要求电缆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在隧道中敷设的110kV及以上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电力电缆一般外护套是阻燃型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隧道中敷设的110kV电缆要求具有低烟、无卤、阻燃等多的特性要求。目前市场上的110kV及以上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电力电缆,由于其特有的结构特点,一般仅仅将外护套做成阻燃型,电缆的阻燃效果较差,有时候达不到真正阻燃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阻燃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阻燃型66Kv~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阻燃型66Kv~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电缆,包括电缆导体,电缆导体外层套设有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两侧分别敷设有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所述的外屏蔽层外部绕包半导电缓冲带或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所述的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外层套设有皱纹铝套,所述的皱纹铝套外表面敷设有电缆沥青层,所述的皱纹铝套外层套设有阻燃外护套。阻燃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阻燃外护套为阻燃PVC护套或阻燃聚乙烯护套或低烟低卤阻燃护套或低烟无卤阻燃护套。阻燃电缆可根据护套种类不同分为阻燃PVC护套电缆、阻燃聚乙烯护套电缆、低烟低卤阻燃护套电缆和低烟无卤阻燃护套电缆,并根据阻燃沥青中阻燃剂(主要是氢氧化铝)添加量的不同,电缆可以C类阻燃电缆、B类阻燃电缆和A类阻燃电缆,分别通过通过C类成束燃烧试验、B类成束燃烧试验、A类成束燃烧试验,其中A类成束燃烧试验,最为严格,阻燃沥青中阻燃剂添加量占重量组分的50%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缆沥青层中添加有阻燃剂,所述的阻燃剂为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电缆沥青内添加阻燃剂,阻燃剂成分为氢氧化铝或者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铝遇热会分解成氧化铝和水,故产生了大量的水分,在燃烧过程中隔绝了外界氧气,燃烧自熄,有效阻止火焰蔓延。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阻燃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一种阻燃型66Kv~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电缆,包括电缆导体1,电缆导体外层套设有绝缘层2,绝缘层两侧分别敷设有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外屏蔽层外部绕包半导电缓冲带或半导电缓冲阻水带3,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外层套设有皱纹铝套4,皱纹铝套外表面敷设有电缆沥青层5,皱纹铝套外层套设有阻燃外护套6。阻燃外护套为阻燃PVC护套。电缆沥青层中添加有阻燃剂,阻燃剂为氢氧化铝。
阻燃电缆可根据护套种类不同分为阻燃PVC护套电缆、阻燃聚乙烯护套电缆、低烟低卤阻燃护套电缆和低烟无卤阻燃护套电缆,并根据阻燃沥青中阻燃剂(主要是氢氧化铝)添加量的不同,电缆可以C类阻燃电缆、B类阻燃电缆和A类阻燃电缆,分别通过通过C类成束燃烧试验、B类成束燃烧试验、A类成束燃烧试验,其中A类成束燃烧试验,最为严格,阻燃沥青中阻燃剂添加量占重量组分的50%以上。电缆沥青内添加阻燃剂,阻燃剂成分为氢氧化铝或者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铝遇热会分解成氧化铝和水,故产生了大量的水分,在燃烧过程中隔绝了外界氧气,燃烧自熄,有效阻止火焰蔓延。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15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