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纱布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1876.5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5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叶章群;张欣;何玮;冯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元素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36 | 分类号: | A61F1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纱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纱布。
背景技术
手术后纱布残留人体内,是一种后果极其严重的医疗事故。一旦发生,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是生命威胁;同时也令医生陷入官司,损害了医院的名誉。
现有技术,为了防止这类医疗事故的发生,主要通过人工统计手术前带入手术室的未使用过的纱布数量、手术结束后剩余的未使用过的纱布数量以及手术过程中被丢弃的纱布数量,当计算出手术前带入手术室的纱布数量等于手术结束后剩余的未使用的纱布数量与手术过程中被丢弃的纱布数量之和时,则认为病人体内没有残留纱布,再缝合病人伤口,给手术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另外,人为统计可能会出现误差。目前,也有一种嵌入了硫酸钡追踪线的脱脂纱布,由于X射线不能穿透硫酸钡以及相似的物质,所以在X光机的照射下,能够检查出体内是否残留有纱布。但是这种方法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一方面X光机使用成本较高,另一方面X光机体积较大,不能普及到每台手术,X光机更多地用于事故发生后的补救检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纱布,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通过人为的统计纱布数量来计算体内是否残留纱布,会出现误差或者通过X光机检查体内是否残留有纱布,实施比较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纱布,所述电子纱布包括:
纱布垫;
固定在所述纱布垫中,用于被射频读写器识别的电子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被缝制在所述纱布垫中。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包括:
用于将所述电子标签缝制在所述纱布垫中的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通过与所述纱布垫相同材质的脱脂棉线缝制在所述纱布垫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可以被射频读写器识别的电子标签固定在电子纱布的纱布垫中,由于每个电子标签都有一个唯一的编码,因此,每块电子纱布都具有唯一的标识,所以每块电子纱布都能够被所有符合相同标准的射频RFID读写器识别。在按照本实用新型生产的电子纱布具有了四个非常显著的特征:1、每块电子纱布都能够被读写器唯一识别;2、最远识别距离能够达到35厘米以上;3、能够在人体内部被射频RFID读写器识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纱布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纱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每片电子纱布折叠后的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电子纱布打包封装后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也就是俗称的电子标签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和射频读卡器构成,标签进入射频读卡器的磁场后,接收射频读卡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射频读卡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可以被射频读写器识别的电子标签固定在电子纱布的纱布垫中,由于每个电子标签都有一个唯一的编码,因此,每块电子纱布都具有唯一的标识,所以每块电子纱布都能够被所有符合相同标准的射频RFID读写器识别。在按照本实用新型生产的电子纱布具有了四个非常显著的特征:1、每块电子纱布都能够被读写器唯一识别;2、最远识别距离能够达到35厘米以上;3、能够在人体内部被射频RFID读写器识别。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纱布垫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该纱布垫包括:蓝色硫酸钡线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元素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元素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18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