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2001.7 | 申请日: | 201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4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唐松发;金建伟;刘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9/08 | 分类号: | H02K29/08;H02K5/16;H02K1/28;H02K5/22;H02K5/20;H02K15/1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机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直流无刷电机的结构:包括前后端盖、圆筒壳体、控制器、定子和转子,圆筒壳体的两端分别安装前后端盖,在圆筒壳体里面安装定子和转子,前后端盖中央设置轴承室,轴承室里面安装轴承,转轴支撑在轴承上,控制器包括盒体、PCB板和电子元气件,盒体连接在后端盖上。这种结构的直流无刷电机存在如下问题:1)零件数目多,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2)定转子所处的空腔与PCB板、电子元气件所在空间被后端盖隔开,不利于空气流通和散热;3)轴向长度较长,体积大,占用较多空间,结构不紧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低成本,容易散热,轴向尺寸小、结构紧凑,组装方便的一种新型电机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电机机构,包括壳体、定子组件、转子组件、控制器和顶端盖,壳体形成一个空腔,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定子组件置于空腔里面并与壳体安装连接,壳体的顶部安装顶端盖,转子组件包括永磁体、转轴和转子支架,顶端盖的顶端面中央往内伸出有支承座,支承座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轴承室,轴承安装在轴承室里面,转轴支承安装在轴承上,转轴的尾部安装连接有转子支架,在支承座的外围、转子支架的边缘伸出有连接套件,永磁体安装在连接套件上,永磁体的外围设置定子组件。
上述所述的壳体的底部是敞开的并安装连接控制器的盒体。
上述所述的控制器包括盒体、PCB板和电子元气件,电子元气件布置在PCB板,PCB板安装在盒体的腔体里面,腔体与空腔连通。
上述所述的转子支架底部套装有磁环,在定子组件设置霍尔元件,霍尔元件与磁环位置对应。
上述所述的定子组件通过连接插头与PCB板进行电连接。
上述所述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绕组和端部绝缘,霍尔元件安装在端部绝缘上。
上述所述的所述永磁体与连接套件之间可以安装转子铁芯。
上述所述的壳体和顶端盖是一体压铸成型。
上述所述的壳体上开有若干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在顶端盖的顶端面中央往内伸出有支承座,支承座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轴承室,转轴的尾部安装连接有转子支架,在支承座的外围、转子支架的边缘伸出有连接套件,永磁体安装在连接套件上,永磁体的外围设置定子组件,省略掉电机后端盖的结构,使定转子所处的空腔与PCB板、电子元气件所在空间连通,增大空腔容量,更有利空气的对流和加快散热,结构较为新颖;2)省略后端盖,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壳体的底部是敞开的并安装连接控制器的盒体,简化安装工序;3)由于转轴是支撑安装在顶端盖,轴向距离短,可以缩小整个电机的轴向尺寸,结构更加紧凑;4)壳体上开有若干散热孔,可以加快空气内外流动,加快散热;5)上述所述的转子支架底部套装有磁环,在定子组件设置霍尔元件,霍尔元件与磁环位置对应,结构新颖,转子位置检测方便准确;6)壳体和顶端盖是一体压铸成型,可以进一步简化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A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2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馈风电变流器整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三相四极直流无刷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