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管吸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2636.7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0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招明;张鼐;杨海军;张宝收;刘建宪;崔京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管 吸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地质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实验室内从岩石、光片、薄片样品上钻取不同期次烃类包裹体赋存矿物的取样机。是一种取样机的专用吸样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2514334Y,是一种小型岩心样取样器,取的是岩石的样品,是一种钻井现场录取岩样用的仪器,底盘上固定着支座,夹具底座设置在支座上并与支座形成水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转动连接,夹具固定在夹具底座的上面;支架的下端固定在底盘上,钻削机构设置在支架的一侧,并位于夹具的上方。能方便、灵活、准确地选取不同方向、不同位置的样品做混合样,也可定点选取岩样,用该仪器所取岩样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岩心的实际情况,并使岩样规格化,为下一步切片磨片工作提供方便,同时保证了岩心的完整性和代表性,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取样方便、快捷,一次取样时间不超过两分钟,提高了生产效率,携带方便,适合现场岩样取样。但是,由于结构简单,不能进行微取样,更不能对岩石样品的烃类包裹体进行取样。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称的微取样是从岩石样品上取下粒径在大于0.5~3毫米的微粒或是采样面的直径在0.1~3.5毫米之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管吸样器,能将取样机从岩石样品上钻下来的微量、细小的粉末状样品集中到一起,进行同位素、烃包裹体组分等其它的科学研究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玻璃管吸样器,主要由真空泵、软管、三通玻璃管和塑料吸口组成,真空泵的吸入口连接有软管,其特征在于: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三通玻璃管的直通管的一端,在三通玻璃管的直通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圆锥形的塑料吸口。在三通玻璃管的垂直管端部是密闭的。三通玻璃管的垂直管是样品室,是钻下来的微量、细小的粉末状样品集中的地方。开动真空泵,真空泵上有开关和控制吸力大小的调试转扭,旋转调试转扭控制吸力,以达到最佳吸样效果。使塑料吸口对准岩石样品,岩石样品上刚刚钻下来的微量、细小的粉末被吸入三通玻璃管。当粉末被吸到三通玻璃管的中间,在重力作用下粉末会自然下掉而进入样品室。完成一个样品的采集后,取下三通玻璃管并堵塞两端口。
为了使钻下来的微量、细小的粉末不会被吸到真空泵中,在软管与三通玻璃管之间连接有一个套管,在套管内有过滤网。可拆卸更换或清洗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玻璃管吸样器,安装在多功能取样机上使用。能采集岩石样品上钻下来的微量、细小的粉末状样品,进行同位素、烃包裹体组分等其它的科学研究用。提高了收集钻下样品的速度和效率,也提高了取样的精度、避免了取下来的样品再一次损失和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管吸样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真空泵,2.软管,3.过滤网,4.套管,5.三通玻璃管,6.塑料吸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为例玻璃管吸样器,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玻璃管吸样器,由真空泵(1)、软管(2)、过滤网(3)、套管(4)、三通玻璃管(5)和塑料吸口(6)组成,真空泵(1)的吸入口连接有软管(2),在软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套管(4),在套管(4)内有过滤网(3)。套管(4)连接在三通玻璃管(5)的直通管的一端,在三通玻璃管(5)的直通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圆锥形的塑料吸口(6)。在三通玻璃管(5)的垂直管端部是密闭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2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温湿度和图像监测设备的井下水灾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巷道挖掘防偏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