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被套与被胎的连接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3027.3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2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智耀 |
主分类号: | A47G9/00 | 分类号: | A47G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套 连接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被套与被胎的连接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使用被子时,为了保护被胎,常在被胎外套上被套使用。但被子在使用中经常发生被胎移位,其絮状填充物堆积和孔洞现象,为了防止前述现象,一般人采取手工绗缝的方法,将被套与被胎固定。但采取这样的绗缝方式具有费时费力、效率低、不美观、质量差、难拆洗等诸多缺点。
还有一种固定方式为:在被胎的四角处安装皮筋、揿钮等将被套和被胎进行固定。但是如此一来,被套和被胎只有四角被固定,而中间仍有大面积脱离,导致被胎移位和其中间的絮状填充物易堆积,或产生孔洞,既不方便使用,又容易使被套和被胎过早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被套与被胎的连接固定装置。它不影响现有被子的结构和性能,克服了手工绗缝法、四角固定法的缺陷,能够方便地固定被套和被胎,方便拆洗和使用,外观美观且被胎不易移位、被胎絮状填充物不会发生堆积或孔洞的现象。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被套1和被胎2,被套1紧密地设置在被胎2的外面,它还包含数个揿钮3,揿钮3均匀地设置在被套和被胎之间的四角及中间位置。揿钮3的母座设置在被套1的内壁,揿钮3的公座设置在被胎2的外壁,并且公座与母座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被套1和被胎2通过揿钮3相揿合,使用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不影响现有被子的结构和性能,克服了手工绗缝法、四角固定法的缺陷,能够方便地固定被套和被胎,方便拆洗和使用,且被胎不易移位、被胎絮状填充物不会发生堆积和孔洞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的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被套1和被胎2,被套1紧密地设置在被胎2的外面,它还包含数个揿钮3,揿钮3均匀地设置在被套和被胎之间的四角及中间位置。揿钮3的母座设置在被套1的内壁,揿钮3的公座设置在被胎2的外壁,并且公座与母座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被套1和被胎2通过揿钮3相揿合,使用非常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不影响现有被子的结构和性能,克服了手工绗缝法、四角固定法的缺陷,能够方便地固定被套和被胎,更方便拆洗和使用,且被胎不易移位、被胎絮状填充物不会发生堆积和孔洞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照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包含魔术贴4,魔术贴4均匀地设置在被套1和被胎2之间的四角及中间位置。魔术贴4的勾面固定在被胎2的外壁,魔术贴4的毛面固定在被套1的内壁,并且勾面与毛面的位置相对应。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被套1和被胎2通过魔术贴4粘合,使用更方便快捷。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照图5,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包含钮扣5和扣眼6,数个钮扣5均匀设置在被套1的内壁,与钮扣5相对应的扣眼6均匀设置在被胎2上。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被套1与被胎2通过钮扣5和扣眼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智耀,未经王智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3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耳枕
- 下一篇:一种文物自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