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合支护开挖溶蚀地质深基坑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3640.5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1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姚松柏;唐俊;李飞;董燕囡;冯海珍;周运志;李光均;王玉林;项进;张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4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支护 开挖 溶蚀 地质 基坑 | ||
1.联合支护开挖溶蚀地质深基坑,其特征是:所述基坑是由上部放坡基坑(104)和下部垂直基坑(105)构成;
所述上部放坡基坑(104)是自基坑表面起形成两级放坡面;
所述下部垂直基坑(105)是以位于基坑周边的钢筋混凝土支护桩(101)为支撑;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护桩(101)的外围设置高压旋喷桩(102),在所述高压旋喷桩(102)的区域内以灌浆形成封闭的止水帷幕(103);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护桩(101)的桩顶部形成有环形冠梁(106),在所述环形冠梁(106)的下部、位于下部垂直基坑(105)的内侧壁,依次形成有各道钢筋混凝土连续拱圈(107),直至基坑底部,在所述基坑底部、环形冠梁及各道钢筋混凝土连续拱圈的内侧壁形成有防水层;
在所述上部放坡基坑(104)与下部垂直基坑(105)之间设置有平台(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支护开挖溶蚀地质深基坑,其特征是所述下部垂直基坑(105)中的环形冠梁(106)和各道钢筋混凝土连续拱圈(107)自上而下依次形成为向基坑外周退去的台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联合支护开挖溶蚀地质深基坑,其特征是所述下部垂直基坑(105)中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拱圈(107)共有三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36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