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微电极加液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3812.9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7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鄢俊安;李为兵;沈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微电极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微电极加液接头。
背景技术
在基础医学,特别是电生理学的研究中,通常会使用微电极,包括玻璃、石英微电极或者金属微电极对细胞的电活动进行记录。微电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金属微电极,另一类是充灌了电解质溶液的玻璃微电极。金属微电极多采用0.3~0.5mm不锈钢丝或钨丝,经过特殊方法处理而制成,这种电极除尖端外,其它部分是绝缘的。玻璃微电极一般选用高熔点、高电阻率和膨胀系数低的硬质毛细玻璃管,国外一般采用Pyrex毛细玻璃管,国内一般采用GG-17毛细玻璃管,经过净化处理后的毛细玻璃管,用已经商业化的微电极拉制仪拉制成玻璃微电极,其内充以溶液作为电解质。
玻璃微电极的尖端直径在1μm以下,即使其较粗的一端,内径也在0.6~2.0mm,而微量移液器的出口直径较大,因此使用通常的微量移液器往玻璃微电极内注入电解质时,难度很大;若使用注射器往玻璃微电极内注入电解质,加液量又不够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微电极加液接头,能实现方便快捷的往玻璃微电极内注入电解质。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微电极加液接头,包括管体,所述管体设有用于外套于微量移液器出口的进液口和用于内套于玻璃微电极管口的出液口。
进一步,所述管体包括粗直管段和细直管段,粗直管段和细直管段之间连接锥形管段平滑过渡,所述粗直管段端口为所述进液口,所述细直管段端口为所述出液口;
进一步,所述进液口内径为5.0~10.0mm,所述出液口外径为0.3~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玻璃微电极加液接头的一端内径比微量移液器出口直径大,可以外套于微量移液器出口上,加液接头另一端为尖端,其外径比玻璃微电极管口的内径小,可以内套于玻璃微电极管口。在往玻璃微电极内注入电解质时,只需顺次连接微量移液器、加液接头和玻璃微电极,即可实现方便快捷的加液。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玻璃微电极加液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玻璃微电极加液接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微电极加液接头,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设有用于外套于微量移液器4出口的进液口2和用于内套于玻璃微电极5管口的出液口3。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包括粗直管段和细直管段,粗直管段和细直管段之间连接锥形管段平滑过渡,所述粗直管段端口为所述进液口2,所述细直管段端口为所述出液口3。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2内径为5.0~10.0mm,所述出液口3外径为0.3~1.0mm。
如图2所示,在往玻璃微电极内注入电解质时,将玻璃微电极加液接头的进液口2外套于微量移液器4出口,出液口3内套于玻璃微电极5管口,即可加液。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38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锥破碎机的破碎壁压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工反应器的催化剂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