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子线圈引线压弯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3833.0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0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路春玲;单庆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崔继民 |
地址: | 3004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线圈 引线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轮发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子线圈引线压弯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加工中、大型转子线圈引线压弯生产采用压弯模具安装在油压机上进行上、下引线同时进行压弯制作,所需压弯模具上、下模块加工制作精度及模具制作费用高,模具安装时调试时间长、费时费力,增加了工时和能源消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转子线圈引线压弯模具。
本实用新型为了降低电机生产成本、节能降耗,又要保证转子线圈引线位置制作质量,对中小型贯流机组转子线圈铜排截面尺寸在7*40以下的产品,引线压弯采用手工操作方式、设计引线压弯模具用铁榔头随形敲打方式,进行引线煨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快捷、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线圈引线压弯质量高等特点的一种转子线圈引线压弯模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转子线圈引线压弯模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子线圈引线压弯模具,其特点是:模具有底板、压线板、定位板和支撑板,底板和支撑板相垂直固定在一起,定位板固定在底板上,定位板在底部引线压弯位置开设槽口,压线板固定在定位板上,定位板用于转子线圈端头定位压弯。
本实用新型转子线圈引线压弯模具还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转子线圈引线压弯模具,其特点是:压线板上设有用于压紧引线铜排的压紧螺栓。
所述的转子线圈引线压弯模具,其特点是:底板和支撑板垂直焊接在一起,定位板摆放在底板位置上进行焊接牢固。
所述的转子线圈引线压弯模具,其特点是:槽口尺寸大于铜排截面尺寸0.4-0.6mm。
所述的转子线圈引线压弯模具,其特点是:压线板焊在定位板左侧位置。
所述的转子线圈引线压弯模具,其特点是:定位板上设有侧板。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子线圈引线压弯加工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快捷、省时省力、工时消耗少、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线圈引线压弯质量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用于转子线圈引线压弯加工方法,其特点是:转子线圈引线压弯加工过程为,转子线圈经铜排退火、扁绕、转子线圈二次退火、冷压、引线划印、搪锡、钻孔后,再进行转子线圈引线压弯处理;转子线圈引线压弯处理是将转子线圈放在压弯模具上,铜排引线通过压线板用压紧螺栓夹紧,采用铁榔头随形敲打方式,进行引线煨弯。
所述的转子线圈引线压弯加工方法,其特点是:压弯模具有底板、压线板、定位板和支撑板,底板和支撑板相垂直固定在一起,定位板固定在底板上,定位板在底部引线压弯位置开设槽口,压线板固定在定位板上,定位板用于转子线圈端头定位压弯;转子线圈放在引线压弯模具上时,将转子线圈端头顶在定位板定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转子线圈引线压弯模具及加工方法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全新的技术方案,因而具有以下特点:提供一种简便、易行、准确的加工方法。定位板能够使引线压弯位置,达到准确加工转子线圈的目的,节约能源及成本,且环保、提高了生产效率,以最小的成本保证转子线圈引线压弯质量,使转子线圈装机后,符合引线与极间连接线孔径位置一致保证装配质量和电气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快捷、省时省力、降低了工时消耗、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线圈引线压弯质量高等优点,当生产其他产品时、只需更换定位板既可,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具进行转子线圈引线压弯加工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紧螺栓,2-压线板,3-定位板,4-底板,5-转子线圈,6-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阅附图1至图3。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3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L管LED驱动系统
- 下一篇:家庭信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