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复合炉衬的高炉炉底炉缸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3930.X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2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余国才;蒋钧;吴秋廷;陈凤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攀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C21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李娜娜 |
地址: | 617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复合 炉衬 高炉 炉底炉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铁用高炉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适合应用于冶炼钒铁磁铁矿的高炉的使用复合炉衬的高炉炉底炉缸。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钢材的生产均由高炉炼铁开始。可见,高炉在现代钢铁冶金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高炉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高炉包括炉底1、炉缸2、炉腹3、炉腰4、炉身5、炉喉6、炉顶7以及外层的耐火材料和钢结构。在炉缸2的砌筑结构上,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出铁口8、出渣口9和风口10。
近来,随着高炉冶炼强度的大幅度提高,高炉炉衬的侵蚀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高炉炉底和炉缸的侵蚀。另外,由于不同矿石的冶炼特性不同,所以冶炼不同矿石的高炉的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降低冶炼成本并提高高炉寿命,有必要开发适用于冶炼不同的矿石原料的高炉结构。在铁矿资源中,钒钛铁矿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低成本地利用这些钒钛铁矿资源,需要开发更加适合高强度冶炼钒钛铁矿的高炉结构。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成本低、能够适合高强度冶炼钒钛铁矿且寿命长的高炉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复合炉衬的高炉炉底炉缸,在该高炉炉底炉缸中,炉底砌筑结构为由九层不同种类的耐火砖形成复合炉衬,从而使得使用该炉底的高炉能够适合高强度冶炼钒钛铁矿且成本低、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复合炉衬的高炉炉底炉缸,包括炉底砌筑结构和炉缸砌筑结构,所述炉底砌筑结构为由九层不同种类的耐火砖形成的复合炉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复合炉衬的高炉炉底炉缸,所述复合炉衬可以从下到上依次由两层半石墨砖、两层超致密粘土砖、两层复合莫来石砖或超致密粘土砖和三层超致密粘土砖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复合炉衬的高炉炉底炉缸,所述炉缸砌筑结构可采用复合莫来石砖砌筑以与炉底砌筑结构一起形成杯状结构,可采用粘土砖砌筑至炉腹位置以形成保护高炉炉衬的层状结构的保护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复合炉衬的高炉炉底炉缸,所述炉缸砌筑结构中的出铁口、出渣口和风口区可采用复合棕刚玉组合砖砌筑成中央带有通道的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寿命长且适合高强度冶炼钒钛铁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高炉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复合炉衬的高炉炉底炉缸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复合炉底的总层数是依据一代炉龄的寿命推算得出的,它可以根据高炉寿命的不同和冶炼的矿种不同而改变。另外,根据钒钛磁铁矿的冶炼特性并考虑耐火砖的强度和抗渣侵蚀性能以及成本效应,发明人将本实用新型的高炉炉底设计为由九层不同材质的耐火砖形成的复合炉衬。
具体来讲,由于半石墨碳砖具有良好的导热作用,所以炉底的最下面两层由半石墨砖形成,从而能够将炉底产生的多余热量高效地传递给炉底下方的循环水冷管道。复合莫来石砖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耐火砖,其各种性能均较好,但价格较高。超致密粘土砖是一种可购得的耐火砖,它是针对冶炼钒钛铁矿的高炉中渣铁含钛较高的特性而研发的一种耐火材料,该砖具有较强的抗渣侵蚀性能。超致密粘土砖的显气孔率小于12%。显气孔率(也称为开口气孔率)是指耐火制品中开口气孔的体积与制品总体积的百分比。显气孔率是评价耐火原料或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不仅可反映耐火材料的致密程度,而且还表征其制造工艺是否合理。低气孔率原料或制品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减少与熔渣接触的表面积、延长使用寿命都是有益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高炉炉底炉缸所使用的耐火砖均为高炉炉衬常用的耐火砖,而且除了复合莫来石砖以外,其它耐火砖的价格都比较便宜。尤其是相对于高炉炉衬的陶瓷杯技术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高炉炉底炉缸更能体现出成本低的优势。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了清楚起见,可以夸大附图中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攀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攀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39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铁炉挡火门
- 下一篇:防止扁丝疵点的导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