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镇流器保护套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4199.2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4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深度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02 | 分类号: | H05B41/02;F21V29/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镇流器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镇流器,特别是一种镇流器保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里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在照明领域里,目前荧光灯(日光灯)取代了白炽灯的使用地位,使照明灯具实现了无毒害气体、无紫外线产生、灯管温度较低、照明效果优良、耗电低、寿命长等优点。荧光灯主要包括灯管、镇流器和启动器,其利用瞬间产生的高电压(约400--600V)加在灯管的两端,击穿灯管中的惰性气体,从而迫使灯管内发生弧光放电而发光。其中镇流器是一个铁芯电感线圈,电感的性质是当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则在线圈中将引起磁通的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其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因而阻碍着电流变化,故镇流器是灯具中产生瞬间高压的重要电气元件。镇流器中有电流通过时必将产生大量的热能,故镇流器的散热能力成为影响其正常工作和寿命的关键。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了一种镇流器及其外壳【中国专利号:ZL200810066003.X;授权公告号:CN101500363A】,包括至少两块侧板和设在所述侧板两端的端盖;相邻的所述侧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密封结构;所述端盖通过第二密封连接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侧板的两端;所述侧板和所述端盖共同围成封闭的电气腔室。
上述的镇流器的壳体通过多块侧板密封连接围成,从而增加了工艺程序及精度要求,提高了制作难度及成本;同时侧板围成的矩形使镇流器内部部件产生的热量向四周发散时到达壳体的距离不同,从而产生了呈直角的散热死角,不能实现均匀散热,影响了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镇流器保护套的形状,从而大大改善镇流器的散热效果的镇流器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镇流器保护套,包括本体和若干个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呈圆筒状,所述的散热片为周向均匀设置在上述本体外周面上且其外边缘形成等边多边形。
本镇流器保护套中的本体截面呈圆形,使位于本体内部的镇流器部件散发出的热量能够均匀由本体传递至散热片,防止了散热死角的存在,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本体为一体制成,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成本。
在上述的镇流器保护套中,所述的多片散热片的外边缘形成等边六边形。在装入镇流器内部部件后,本体两端将分别和盖体、底座相互旋拧形成密封固连,散热片的外边缘形成的具有平面和棱角的六边形,从而便于实施手装旋拧。
在上述的镇流器保护套中,所述的多片散热片的外边缘形成等边八边形。在装入镇流器内部部件后,本体两端将分别和盖体、底座相互旋拧形成密封固连,散热片的外边缘形成的具有平面和棱角的八边形,从而便于实施手装旋拧。
在上述的镇流器保护套中,所述的散热片均沿轴向设置。散热片呈平面片体,多个散热片均平行本体的轴线呈辐射状设置。
在上述的镇流器保护套中,所述的散热片的截面呈T形。T形散热片在具有散热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在灯具中实现镇流器固定的作用。
在上述的镇流器保护套中,所述的本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能够确保镇流器保护套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实现保护作用;同时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从而确保了镇流器的散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镇流器保护套能够防止存在散热死角,从而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本体为一体制成,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成本;同时散热片的外边缘形成的正多边形,便于实施手动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镇流器保护套的实施例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镇流器保护套的实施例二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镇流器保护套的装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散热片;3、盖体;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3所示,本镇流器保护套包括本体1和若干个散热片2。
本体1呈圆筒状且其采用金属材料一体制成,金属材料能够确保强度和刚度,实现了保护作用;同时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确保了散热效果。一体制成的本体1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深度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深度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4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示温标签
- 下一篇:一种新型通信天线接头保护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