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和带有该变形吸能碰撞装置的机动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4532.X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0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凌建军;杨铸;李越;黄鹂;凌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建军 |
主分类号: | B60R19/32 | 分类号: | B60R1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023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变形 碰撞 装置 带有 | ||
1.一种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其包括机动车防撞杆(15)、液压缓冲装置(1,2,3,4)、锥形冲头(7)、可破裂吸能管(8);所述的液压缓冲装置(1,2,3,4)包括活塞顶杆(1)、活塞(2)、活塞缸(3)和活塞缸端盖(4),所述的活塞顶杆(1)与所述的防撞杆(15)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顶杆(1)套有锥形冲头(7)和可破裂吸能管(8),机动车碰撞时所述的锥形冲头(7)将撕裂所述的可破裂吸能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破裂吸能管(8)的中部开有至少一个破裂诱导槽(801、802、803、80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破裂吸能管(8)的顶端开有至少一个破裂诱导缝(805、806、807、8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顶杆(1)加工有活塞顶杆外螺纹(30),所述的锥形冲头(7)的中心孔(701)是内螺纹孔,所述的活塞顶杆(1)与所述的锥形冲头(7)相螺接。
5.一种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在机动车前部、尾部设置有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变形吸能碰撞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建军,未经凌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453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