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母弹射器汽缸开口新型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4859.7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7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尚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伟民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B64F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母 弹射器 汽缸 开口 新型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航母弹射器汽缸开口新型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航空母舰舰载机蒸汽弹射器汽缸开口的密封装置是在汽缸开口的两侧设置U型密封条,而引出牵引部分是通过密封刀与外部件连接起来的。但弹射器最大的麻烦就在于密封刀与U型密封条的结合处。由于密封刀经过时必须把U型密封条在接口处顶开,顶开后与密封刀接缝处肯定会泄漏蒸汽,如果U型密封条的密封力很大,密封效果肯定很好,但密封刀阻力也会越大,U型密封条磨损也就越快,所以为了很好地解决密封、运行阻力及U型密封条磨损问题,美国目前采用“高压细流水密封技术”解决这个问题。虽然还会有些蒸汽外泄,但密封刀的摩擦阻力与U型密封条磨损率已经大大降低。不过,U型密封条磨损的维护与检修工序繁琐、成本高,而且还需要按时更换,虽然一直在不断改进材质及采用新技术,但至今仍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实用性强、维护简便的航母弹射器汽缸开口新型密封装置。其建造成本、使用维护和发射成本较前大幅度降低,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航母弹射器汽缸开口新型密封装置,包括,汽缸和与其配套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穿透汽缸壁与活塞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优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密封板横截面为“工”字型,卡在汽缸开口处的汽缸壁上,密封板一端设置有动力输出柄。
所述的密封板设置在密封板存放鞘内,密封板存放鞘内底部设置有密封板托架;密封板存放鞘与活塞接触处设置有活塞回位齿轮,密封板内设置有与回位齿轮相配合的回位齿条;汽缸与密封板存放鞘结合部设有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维护方便,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较之密封条明显延长。活塞回位采用齿轮啮合齿条拉动活塞复位,无需使用蒸汽反向加压推动活塞复位,从而节约了大量的蒸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纵向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横向剖面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
图中1密封板,2密封板存放鞘,3密封板托架,4汽缸,5活塞,6活塞回位齿轮,7活塞回位齿条,8动力输出柄。
具体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如图所示,该航母弹射器汽缸开口新型密封装置包括密封板1,密封板存放鞘2,密封板托架3,汽缸4,活塞5,活塞回位齿轮6,活塞回位齿条7,动力输出柄8。动力输出柄8与活塞5连为一体。针对航空母舰舰载机蒸汽弹射器汽缸开口密封装置的现状,作者进行了革新,去除密封条,改用密封板。具体地说:密封条现存的缺点是无法克服的,因此彻底抛弃它。在汽缸4开口处置一密封板1。其密封板1的断面呈“工”字型,与活塞5连为一体,其长度为:弹射行程加上汽缸到存放鞘内活塞回位齿轮6啮合部。密封板1卡在汽缸4开口内。“工”字的上横贴在汽缸外壁,下横贴在汽缸内壁。“工”字的两腰卡在汽缸开口处的汽缸4壁上。汽缸4的后方设有密封板存放鞘2;汽缸4与密封板存放鞘2的结合部设有密封装置;密封板存放鞘2内设有密封板托架3和活塞回位齿轮6;密封板1下侧面设有活塞回位齿条7,除此之外其他部位结构不变。
当发射时,储汽罐向汽缸4内注入蒸汽,推动活塞5向前运动,通过动力输出柄8推动飞机起飞。由于活塞5与密封板1连为一体,活塞5向前运动拉动密封板1经过汽缸4与密封板存放鞘2结合部的密封装置从密封板存放鞘2内“抽出”,”工”字型密封板1紧贴汽缸体4内壁,从而造成了良好的密封效果。活塞回位齿轮6与活塞回位齿条7相啮合。当飞机发射完毕后,转动活塞回位齿轮6啮合密封板下侧面的活塞回位齿条7拉动密封板1,将活塞5拉回原位,待机再次发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维护方便,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较之密封条明显延长。活塞回位采用齿轮啮合齿条拉动活塞复位,无需使用蒸汽反向加压推动活塞复位,从而节约了大量的蒸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伟民,未经尚伟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4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