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积层结构布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5519.6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7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泽 |
主分类号: | B32B15/02 | 分类号: | B32B15/02;B32B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金属粉末混合胶、远红外线陶瓷粉末混合胶或金属纤维混合胶的积层结构布,尤指利用金属粉末与热熔胶结合或远红外线粉末与热熔胶结合,再与第一布层结合,或者具有不同特性的热熔胶粒与金属纤维(第一布层)结合,然后,第一布层再与第二布层相互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性的布层。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为特殊目的而形成的积层布,其作法无论是吸覆性活性炭或远红外陶磁粉末,通常都是先与反应性胶混合搅拌,再以喷涂方式涂布在布面上,然后再与织布或胶膜相互加压贴合,再经过烘干形成积层布。以此种方式制得的积层布具有成本提高、步骤繁琐以及效果不佳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金属粉末混合胶、远红外线陶瓷粉末混合胶或金属纤维混合胶的积层结构布,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金属粉末混合胶的积层结构布,其特征在于,包括(1)上层,所述上层为布、不织布、TPU膜、ePTFE膜、OPET膜、TPE膜、PU膜或PP膜;(2)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金属粉末胶层;(3)底层,所述底层为布、不织布、TPU膜、ePTFE膜、OPET膜、TPE膜、PU膜或PP膜;所述中间层先与所述底层结合后再与所述上层结合形成三层结构积层布。
其中,所述金属粉末可为铝粉、钛粉、锌粉或镁粉。
一种具有远红外线陶瓷粉末混合胶的积层结构布,其特征在于,包括(1)上层,所述上层为布、不织布、TPU膜、ePTFE膜、OPET膜、TPE膜、PU膜或PP膜;(2)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远红外线陶瓷粉末层;(3)底层,所述底层为布、 不织布、TPU膜、ePTFE膜、OPET膜、TPE膜、PU膜或PP膜,所述中间层先与所述底层结合后再与所述上层结合形成三层结构积层布。
一种具有金属纤维混合胶的积层结构布,其特征在于,包括(1)上层,所述上层为布、不织布或不锈钢纤维层;(2)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热熔胶层;(3)底层,所述底层为布、不织布或不锈钢纤维层;所述中间层先与所述底层结合后再与所述上层结合形成三层结构积层布。
其中,所述热熔胶层为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尼龙或聚酯。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金属粉末混合胶、远红外线陶瓷粉末混合胶或金属纤维混合胶的积层结构布的制备是:将金属粉末或陶瓷粉末与热熔胶颗粒按一定比例放入料筒中,当第一布层通过料筒时,金属粉末或远红外线陶瓷粉末与热熔胶颗粒即落入第一布层的表面上,通过热管加热,热熔胶与金属粉末或远红外线陶瓷粉末相互结合,然后,第一布层再与第二布层结合从而形成具有特殊目的的积层结构布。所得的积层结构布具有抗紫外线、抗近远红外线、储温和抗湿、抗对人体产生的辐射能、防霉抗菌以及有助于血液循环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积层结构布的制备是:将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尼龙或聚酯的热熔胶粒层与第一布层在热熔状态相结合,然后再与具有金属纤维布层的第二布层相结合从而形成积层布。所得的积层结构布具有抗电磁波及防电磁波遮敝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金属粉末混合胶或远红外线陶瓷粉末混合胶积层结构布的立体分解图;
图1A为中间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粉末混合胶或远红外线陶瓷粉末混合胶积层结构布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金属粉末混合胶或远红外线陶瓷粉末混合胶积层结构布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金属纤维混合胶积层结构布的立体分解图;
图4A为热熔胶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金属纤维混合胶的积层结构布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泽,未经陈明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5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增进流平的印刷机联机上光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贴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