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褥疮便携式肢体抬高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5832.X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4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孟海波;李敏惠;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海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褥疮 便携式 肢体 抬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褥疮便携式肢体抬高架,属医用护理器械。
背景技术
对于足部、腿部手术引起的静脉回流差,或者下肢静脉炎、烧伤患者;以及双下肢动脉闭塞症、糖尿病足引起的足部溃烂坏死等患者,大都需要抬高患者的下肢,减轻患者下肢的肿胀、疼痛,使患者感觉舒适,有利于治疗。但是,目前大都是用棉被、枕头、衣物等物品将患者的下肢垫高。这种护理方式存在着:垫起的物品高低不平、患者下肢摆放不稳,极易引起病人疼痛;患处敷药后经常污染物品;容易引起褥疮等缺陷,特别是护理人员必需时常对垫起物品的高度进行调整,即增加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又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护理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的防褥疮便携式肢体抬高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防褥疮使携式肢体抬高架,由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前支柱和后支柱构成,特点是在前支柱和后支柱上固定连接有倾斜托板,倾斜托板的高端设有凹槽,在倾斜托板和凹槽的上面活动连接有软体按摩垫,按摩垫上设有凸起的按摩柱。
所述的倾斜托板的倾斜角度为15-30度。
为了实现软体按摩垫与倾斜托板和凹槽之间的活动连接,在软体按摩垫与倾斜托板和凹槽的连接部设有系绳、按扣或尼龙搭扣。
本实用新型可选用现有的木材、铝型材、塑料或橡胶等原材料,并采用常规的工艺加工制作,容易实施。
使用时,只需将患者的下肢放在倾斜托板上,并使足跟部落入倾斜托板高端的凹槽内即可。倾斜托板具有合理和稳定的倾斜角度,下肢放置稳定性好,十分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换药和治疗。在倾斜托板和凹槽上还设有带有按摩柱的软体按摩垫,由于按摩柱的按摩作用,使患者感觉特别舒适,有效的防止褥疮的发生,更有利于腿伤康复。既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显著提高医护工作的工作效率。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使用方便,稳定可靠,护理效果好等优点,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倾斜托板纵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前低支柱、3后高支柱、4倾斜托板、5凹槽、6按扣、7按摩垫、8按摩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这种防褥疮便携式肢体抬高架,由底座1、固定在底座上的前低支柱2和后高支柱3构成,在前低支柱和后高支柱上连接有长方形倾斜托板4,倾斜托板的倾斜角度为15度。倾斜托板的高端设有圆弧形凹槽5,在倾斜托板的两侧经按扣6连接有软体按摩垫7,按摩垫上设有凸起的按摩柱8。
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按上述实施例,实施这种防褥疮便携式肢体抬高架,经内部试用显示,用于足部、腿部手术引起的下肢静脉回流差,下肢静脉炎,双下肢动脉闭塞症,糖尿病足引起的足部溃烂、坏死等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抬高患者的小腿放在倾斜托板上,稳定可靠,促进患者的下肢静脉回流,促进患者迅速恢复;按摩垫可有效预防褥疮发生,一旦受到污染后,按摩垫便于更换和清洗,节省了大量的护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高,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海波,未经孟海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58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