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元桶集成装配式化粪池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5867.3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0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桂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桂庆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集成 装配式 化粪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粪水的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单元桶集成装配式化粪池。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思的加强,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质量要求也越高。特别是粪水的处理问题,处理不当就会严重的污染周围的环境,目前,很多小区的化粪池都是采用砖砌或钢筋混凝土现浇两种方法制作而成。但砖砌化粪池容易渗漏,久而久之,会影响周围环境;而混凝土现浇化粪池中的钢筋容易腐蚀、膨胀,最后导致塌落。其使用寿命只有房屋设计寿命的一半左右。因此,难免出现二次返修,在反修过程中,既要影响小区道路和绿化,又给周围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单元桶集成装配式化粪池,其具有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无须二次返修的同时还具有施工装配方便、不易渗漏和腐蚀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单元桶集成装配式化粪池,包括至少两个均配设有桶盖的单元桶,所述单元桶依次连通能拆卸式配装,构成顺序沉淀缓冲分布的集成化粪池结构,且每一单元桶上部侧壁均制有至少一个出气口;首位单元桶开有污粪水进口,末位单元桶n开有污水出口,所述n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首位单元桶的污粪水进口高于对应其污水出口,依次形成后位单元桶的污粪水进口低于前位污水出口;所述的末位单元桶所开有的污水出口则高于首位污水出口,并低于污粪水进口。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n取值为3,所述首位单元桶、次位单元桶和末位单元桶依次呈三级阶梯状布置,且末位单元桶位置最低。
上述的污粪水进口和污水出口均配装有连接外部的三通塑料管,所述三通塑料管通过相应的固定螺栓锁紧件与对应的单元桶紧固密封连接。
上述的污水出口与次位污水进口之间、次位污水出口与末位污水进口之间均连接有过水塑料管;过水塑料管通过能拆卸的固定掐子紧固密封装配。
上述的污水出口、次位污水进口、次位污水出口、末位污水进口的中心线各与其桶底的距离为0.65米。
上述的污粪水进口和所述的污水出口的中心线各与其桶底的距离为1米。
上述的单元桶均开有三个方向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并能根据施工需要选择方向开口连接。上述的单元桶以及配设在其上的桶盖均为塑料制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单元桶集成装配式化粪池,单元桶采用依次连通能拆卸式配装,并构成顺序沉淀缓冲分布的集成化粪池结构,且每一单元桶上部侧壁均制有至少一个出气口;首位单元桶开有污粪水进口,末位单元桶开有污水出口,首位单元桶的污粪水进口高于对应其污水出口,并依次形成后位单元桶的污粪水进口低 于前位污水出口;末位单元桶所开有的污水出口则高于首位污水出口,并低于污粪水进口。本实用新型的单元桶集成装配式化粪池的优点在于,具有多级沉淀、缓存和过滤功能,能根据实际安装环境要求,灵活地调整装配方向,并能实现就地组装检测,其安装方便简单,成本低,环保而且不易渗漏和腐蚀,具有经济、节约资源、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元桶集成装配式化粪池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首单元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次单元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末单元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二级单元桶集成装配式化粪池结构示意图;
图7是多级单元桶集成装配式化粪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桶盖5a、出气口5b、首位单元桶51、污粪水进口51A、污水出口51B、次位单元桶52、次位污水进口52A、次位污水出口52B、末位单元桶5n、污水出口5nB、末位单元桶53、末位污水进口53A、污水出口53B、三通塑料管6、螺栓锁紧件61、水塑料管7、过水塑料管7、固定掐子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桂庆,未经周桂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58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