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互动式展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6000.X | 申请日: | 201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2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光;张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嘉鑫天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5/00 | 分类号: | G09F15/00;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李贺香 |
地址: | 100035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动式 展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宣传栏,尤其涉及一种互动式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公共场所的宣传栏是常见的信息传播形式,曾经在传播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可以设置在小区、街道、学校、机关等地,在一些公共场所宣传栏甚至达到上百米长。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和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宣传栏的作用显得不足,仅仅靠版面和文字的描绘加上繁琐的更换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知识的需求。另外,人们大多数在宣传栏前停留的时间很短,有的甚至几年不换内容,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伴随着手机、电脑、电视等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宣传栏已经迫切需要技术改造,以便更直观、互动地向人群传播知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的宣传栏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观的、互动式的展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互动式展示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安装在所述固定装置上的展示窗,所述展示窗的面向观众的侧面设置有透明材料,所述透明材料上安装有摇盘,所述摇盘的外侧安装有摇臂,所述展示窗内设置有互动模型,所述摇臂通过所述摇盘与所述互动模型连接。
优选地,所述展示窗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透明材料。
优选地,所述展示窗内安装有背板,所述互动模型设置在所述背板上。
优选地,所述背板为设置有等距离矩阵洞的洞板,所述互动模型悬挂在所述洞板上。
优选地,所述透明材料为玻璃。
优选地,所述玻璃为双层钢化夹胶膜玻璃。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的材质为玻璃、亚克力、不锈钢、硬铝或黄铜。
优选地,所述互动模型包括机械部件和传感部件。
优选地,在所述固定装置或所述展示窗上设置有顶板。
本实用新型的互动式展示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互动式的展示使平面教学转变为立体实物教学,并且人们能够互动地操作,发挥传统橱窗的社会化展示优势,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操作者也会在获得更多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成为新的知识传媒载体。
互动式的立体实物通过互动模块来实现,该互动模块通过其机械部件和传感部件来完成演示不同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互动模块的机械和传动部件来动态的完成,而这些动作是通过参观者旋转摇臂来驱动互动模块,这样即实现了参观者和展示装置的互动。
互动模块整体安装在展示窗内,操作者仅通过摇臂驱动,这样改善和延长展品的质量和寿命,保证展示装置以及操作者的安全。
通过更换互动模块能够完成形式多样的互动操作,向参观者展示不同的教学内容。
展示窗的背板采用等距离矩阵洞的洞板,不仅可随时更换展品,还可更加方便地维修和扩充。
固定装置采用玻璃、亚克力、不锈钢、硬铝、黄铜等材质以使固定装置足够结实。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装置;2、展示窗;3、摇盘;4、互动模型;5、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图1来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互动式展示装置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固定装置1,在固定装置1上安装有展示窗2,展示窗2的面向观众的两个侧面安装有双层钢化夹胶膜玻璃。在展示窗2的上方安装有顶板5。在一侧的双层钢化夹胶膜玻璃上安装有摇盘3,在摇盘3的外侧安装有摇臂。在展示窗2内设置有带有等距离矩阵洞的洞板,在该洞板上悬挂有互动模块。摇臂通过摇盘3与所述互动模型4连接,参观者通过旋转摇臂带动互动模型4运行。
在该实施方式中,互动模型4演示的内容是手摇发电的装置。该发电装置包括永磁体、线圈、灯泡,线圈通过导线与灯泡连接。永磁体通过摇臂带动下在线圈内旋转,这样线圈作切割磁力线运动,便在线圈中产生电流,这样灯泡便发光。
这样,通过操作者对摇臂的控制来完成了发电原理的演示,直观地、互动地达到了科普教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嘉鑫天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嘉鑫天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6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碟形弹簧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的自适应零点频率补偿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