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吨位伸缩臂叉车后转向驱动桥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6099.3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1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桥箱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4 | 分类号: | B60B35/14;B62D7/18;B62D7/16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吨位 伸缩 叉车 转向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叉车转向桥,尤其与一种结构简单,载荷能力强,抗冲击性能好,具有转向兼驱动功能的小吨位伸缩臂叉车后转向驱动桥有关。
背景技术:
伸缩臂叉车系一种新型的工程机械,它集叉车.装载机等工程机械的诸多优点于一身,是一种新型的物料装卸,搬运机械。目前,我国自行开发设计的各系列叉车,基本上一直沿用传统的前桥驱动,后桥转向的机构方式,如图1所示,随着伸缩臂叉车产品的开发,传统的机构方式已无法适应,满足功能要求,现有的市场对产品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市场多功能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了载荷能力强,抗冲击性能好,且具有转向兼驱动功能的小吨位伸缩臂叉车后转向驱动桥。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小吨位伸缩臂叉车后转向驱动桥,包括:
桥壳1:整体铸造成型;
驱动组件:其包括:
主传动总成2:其连接叉车传动机构;
主传动左半轴3:其连接主传动总成2;
主传动右半轴4:其连接主传动总成2;
万向十字轴6:其分别连接主传动左半轴3及主传动右半轴4;
轮边减速器10:其一端连接万向十字轴6,另一端连接转向轮;
转向组件:其包括:
转向油缸11;
左转向节壳8:其连接转向油缸11;
转向拉杆12:其连接左转向节壳8;
右转向节壳9:其连接转向拉杆12另一端;
左右转向节5:其分别连接左转向节壳8、右转向节壳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设计合理,结构紧凑。
2、载荷能力强,抗冲击性能好。
3、工作稳定,可靠。转向灵活,驱动性能好。
4、安装,维修,维护简单方便。
5、适合不平坦路面,工况,满足越野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述:
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小吨位伸缩臂叉车后转向驱动桥,包括:桥壳1:整体铸造成型;驱动组件:其包括:主传动总成2:其连接叉车传动机构;主传动左半轴3:其连接主传动总成2;主传动右半轴4:其连接主传动总成2;万向十字轴6:其分别借中间万向节7连接主传动左半轴3及主传动右半轴4;轮边减速器10:其一端连接万向十字轴6,另一端连接转向轮;转向组件:其包括:转向油缸11;左转向节壳8:其连接转向油缸11;转向拉杆12:其连接左转向节壳8;右转向节壳9:其连接转向拉杆12另一端;左右转向节5:其分别连接左转向节壳8、右转向节壳9。
本实用新型根据各零部件的受力情况及轴向力,扭矩,传动比及功率。首先,改进以往焊接式后桥壳体,采用整体铸造结构的桥壳体,提高了后桥体的载荷能力,基本上解决该后转向驱动桥的受力问题,满足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桥壳1主传动总成2主传动左半轴3主传动右半轴4转向节(左,右)5万向十字轴6中间万向节7左转向节壳8右转向结壳9轮便减速器10转向油缸11转向拉杆12等零部件共同组装成后转向驱动桥总成。然后,通过桥壳体上的支承孔由一根销轴联接固定于车架后部,实现该小吨位伸缩臂叉车的后转向驱动桥,转向兼驱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除沿用前桥驱动的机构方式外,还要求其后桥要突破传统单一的转向功能,具有同时实现后轮.转向并驱动的功能。其主要一是把主传动传递的功率经轮边减速后传递给车轮,使车轮驱动。二是通过转向器把方向盘所受的转矩传递给转向油缸和转向拉杆从而使车轮转向。实现后桥车轮转向并驱动的功能。此项技术的应用,应该是对传统叉车功能技术的突破与拓展将使叉车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满足不同行业,工况及市场的需求。该“小吨位伸缩臂叉车后转向驱动桥”技术的应用在行业及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好的市场前景。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载荷能力强,抗冲击性能好。工作稳定,可靠。转向灵活,驱动性能好。安装,维修,维护简单方便。适合不平坦路面,工况,满足越野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桥箱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桥箱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6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变速器的流体液位控制的侧盖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身空腔处的密封膨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