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流动力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6245.2 | 申请日: | 201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3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尚保明;崔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保明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13/1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3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流 动力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被水流驱动的装置,具体为水流动力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水流动能时,水流动力转换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水流动力转换装置将水流的动能转换成机械能才能实现水流动能的利用,水利发电中的水轮机、传统的水车等都属于水流动力转换装置。现有的水流动力转换装置只能在水面以上使用或利用坝堤使用,不能潜入水面下,而有些时候,水面以下会有更强力的水流,因此,现有的水流动力转换装置的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水流动力转换装置不能潜入水面以下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在水面以下使用的水流动力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水流动力转换装置,包括底部敞口的壳体,壳体内支撑有转轴,转轴上设有叶轮,叶轮的叶片伸至壳体底部端面以下(即叶轮的叶片伸出壳体);在壳体内部的顶部设置有被驱动设备,转轴与被驱动设备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使用时,将该水流动力转换装置设置于水流处或潜入水下,由水面水流或水面下潜流驱动叶轮转动,叶轮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将水流的动能经叶轮转换成转轴的旋转机械能,转轴经传动机构驱动被驱动设备。该水流动力转换装置潜入水下时,先将装置的下部浸入水中,然后向装置的壳体内充气,使壳体内顶部充满气体,然后将装置整体下潜,当壳体内的气压与水压相平衡时,在壳体内形成液面(液面上部为压力气体),被驱动设备正好位于壳体内液面上部空间,保证被驱动设备不被水浸。同时,由于壳体内液面的形成,叶轮旋转时,叶轮的部分叶片位于壳体内液面下,部分叶片位于壳体内液面上,这样不至于使叶轮的全部叶片都受同向水流作用而无法转动,因上部叶片受到的气体阻力小于下部叶轮受到的水流动力,使叶轮受到驱动扭矩而转动,保证装置可靠工作。
所述的被驱动设备为发电机,从而使该水流动力转换装置成为水流动力发电装置。
所述的被驱动设备为水泵,从而使该水流动力转换装置成为水力驱动的水泵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流动力转换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独特,可潜入水下工作,充分利用水下潜流的能量,可潜在海底、江底、河底等一些流体因位差所产生动态的地方。发电时不需要坝堤,和现有水力发电相比,在同等水流下可成倍增大发电量。用做水泵时无需电力。以用于大海为例,在海底安装上一排排的柱子,形成方阵。然后把该水流动力转换装置安装在一排排的柱子上,驱动着发电机或水泵工作,这样由下往上一层层一排排的安装,形成组合群,从而达到所需要的发电量或流水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流动力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壳体,2-转轴,3-被驱动装置,4-支杆,5-叶板,6-充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水流动力转换装置,包括底部敞口的壳体1,壳体1内支撑有转轴2,转轴2上设有叶轮,叶轮的叶片伸至壳体底部端面以下(即叶轮的叶片伸出壳体);在壳体1内部的顶部设置有被驱动设备3,转轴2与被驱动设备3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具体实施时,被驱动设备3如何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顶部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可将驱动设备3固定于与壳体固定的支撑板上,或者将被驱动设备3的被驱动轴可转动地(如通过轴承支撑)支撑于壳体上。所述的传动机构根据实际需要可选用多种结构形式,如皮带传动、齿轮传动、链轮-链条传动等。叶轮的叶片可以是各种结构和形状,只要水流能冲动即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叶轮的叶片由两端的支杆4和固定于支杆之间的叶板5构成,这种叶片结构受力合理,使用更可靠。
为了更方便在使用时向壳体内充气,在壳体1上部设有充气孔,充气孔上连接有充气管6。
所述的被驱动设备3为发电机,从而使该水流动力转换装置成为水流动力发电装置。此时,发电机的输电导线需密封穿出壳体1而引出。
所述的被驱动设备3为水泵,从而使该水流动力转换装置成为水力驱动的水泵。此时,水泵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都需密封穿入和穿出壳体1,以实现水泵对流体的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保明,未经尚保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62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制对流散热的LED环形灯管
- 下一篇:车辆燃油节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