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散斑的激光投影显示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6809.2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吴砺;黄富泉;代会娜;林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48 | 分类号: | G02B27/48;G02B27/18;G02B27/28;G02B26/06;G02B6/00;G03B2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001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散 激光 投影 显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投影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散斑的激光投影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光源作为投影显示光源与其它显示光源相比,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好、亮度高且光束细腻柔和,色彩丰富,饱和度高,显示画面尺寸灵活可变,节能环保等优点。但是,由于激光的高度相干性,当激光照射到粗糙物体的表面时会形成激光散斑,激光散斑的存在将严重影响激光投影显示的成像质量,降低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也成为制约和阻碍激光投影显示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激光投影显示中的激光散斑问题,人们提出多种抑制散斑的方法,例如增加激光光源谱线宽度,这种方法虽然有望根除散斑,但是目前技术难度比较大,很难实现;利用旋转位相片,技术虽然简单,但是对于调偏振的微显示器件,旋转位相片速率过高,可能导致退偏,进而影响光能利用率;利用振动屏幕,振动显示芯片,振动投影仪等方法虽然也能消除散斑,但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实用性也受到限制。美国专利号为US7379651 B2的技术方案采用带光孔的空心光导管来减弱散斑。此专利在光导管的入射端置一发散透镜有一定的难度;其次要求光导管为空心的,空心光导管需要镀金属或介质高反射膜,加大成本的同时也使得加工难度相应增加,并且此消散斑的结构对散斑的减弱程度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应用于激光投影显示系统的消散斑的光学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消散斑的激光投影显示系统,至少包括设置于光路中的一激光光源模块,用于产生投影显示所需的单色或多色激光光束,一聚光透镜,将光束聚焦输出,以及一激光投影模块,用于对激光光束进行投影控制处理,其上设有一投影镜头用于将光束投影至屏幕上,系统光路中还设置一消除散斑的光学结构,该消除散斑的光学结构至少包括一晶体楔角元件和一光导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除散斑的光学结构是一体型,一体设置于上述的聚光透镜与激光投影模块之间的光路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消除散斑的光学结构包括依次设置于光路中的一晶体楔角元件、一聚焦透镜和一光导管。
进一步的,或者所述的消除散斑的光学结构是分离型,其中光导管设置在上述的聚光透镜与激光投影模块之间的光路中,晶体楔角元件设置在上述的激光投影模块与屏幕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导管是入射端镀高反膜且带一通光孔,出射端镀部分反射膜的空心光导管。
或者,所述的光导管是实心光导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晶体楔角元件是一个晶体楔角片或者由二个光轴呈一定角度的晶体楔角片构成的楔角片组或者由多个光轴呈不同角度的晶体楔角片构成的楔角片组。
优选的,所述的晶体楔角元件是二个光轴呈45°的晶体楔角片构成的楔角片组。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晶体楔角元件上设有一振动驱动器。
优选的,所述的振动驱动器是压电陶瓷(PZT)驱动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激光光源模块包括:一红色激光光源、绿色激光光源及蓝色激光光源,并分别通过分色镜分色合成三色激光光束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激光投影模块包括:
一中继透镜组,包括第一中继透镜和第二中继透镜,将光束中继后输出至LCD微显示器件;
一LCD微显示器件将处理后光束输出至投影镜头;
以及一投影镜头。
进一步的,或者所述的激光投影模块包括:
一中继透镜组,包括第一中继透镜和第二中继透镜,将光束中继后输出至偏振分束器;
一偏振分束器,将光束的S偏振光反射成像在LCOS微显示器件;
一LCOS微显示器件,将S偏振光调制为P偏振光,并透过上述的偏振分束器输出至投影镜头;
以及一投影镜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专利号为US7379651 B2的专利中所提到的消散斑的结构相比,结构简单,更容易实现,并且通过一个楔角,一束入射光会因双折射晶体的偏振分光作用产生不同出射角度的两束光,加上第二楔角又形成另一多层位相差分布,若这些元件再通过PZT移动会形成更大混乱度。若用N个空间适当排布的楔角棱镜,则在透镜焦点上形成2N个光斑,再经光导管多次反射,再次形成位相全部混合激光光束。从而更加有效地减弱激光投影显示系统的散斑效应,提高系统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体的消除散斑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一体的消除散斑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消散斑的激光投影显示系统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6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