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态裂纹传播速度的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6909.5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2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周风华;张振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7 | 分类号: | G01N29/07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邱积权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裂纹 传播速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动态裂纹传播速度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动态裂纹传播测速装置的试样板上铺设的为铜、铝等金属导线。虽然铜、铝等金属导线的导电性良好,但是在试样板上裂纹的传播过程中,到了有铜线或者铝线的位置,测定的信号总是有个滞后,因为再细的铜线或者铝线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在试样板发生断裂时刻金属导线不一定立刻断裂,有个短暂的滞后,导致测定的裂纹传播速度不准确;同时在固定导线的过程中,通常要先用手工画好位置,然后再把铜线或者铝线按手工画好的位置固定,由于线与线之间间隔不均匀以及手工划线的误差、导致测量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试精度高的动态裂纹传播速度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态裂纹传播速度的测量装置,包括动态拉伸装置、数字逻辑电路和信号采集器,所述的动态拉伸装置对试样板的两端施加拉力,所述的数字逻辑电路与所述的信号采集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样板上平行铺设有多条导电漆线条或导电油墨线条,所述的导电漆线条或导电油墨线条朝向与动态拉伸装置对试样板施力方向相同,所述的导电漆线条或导电油墨线条与数字逻辑电路连接。
所述的导电漆线条或导电油墨线条由丝网印刷印制而成。
所述的动态拉伸装置包括两个夹具和设置在夹具上的拉伸头,所述的每个夹具夹在所述的试样板的一端。
所述的夹具包括具有平台的基座和盖板,所述的试样板放在基座的平台上,所述的试样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盖板与基座之间。
所述的导电漆线条或导电油墨线条与所述的数字逻辑电路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多根并列的L形导电插针和多根带插孔的导线,并列的多根所述的导电插针用橡胶卡套连接在一起且固定在试样板上,所述的导电插针的一端与所述的导电漆线条或导电油墨线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导电插针另一端插入所述导线的插孔内,所述的导线与数字逻辑电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导电漆或者导电油墨代替铜导线或者铝导线,在动态断裂测速的过程中,避免了铜导线或者铝导线断线瞬时滞后,影响测定时间信号的准确性。同时采用丝网印刷技术,能很好的控制导电漆或者导电油墨间隔距离的精度,并且保证导电性和铜导线或者铝导线相当,在满足了测试要求且保证测试的精度。引线方面利用插孔方式引线,方便且电路可靠性强,大大减少了引线的工作量,缩短了实验的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测试的试样板、导电介质和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动态裂纹传播速度的测量装置,包括动态拉伸装置1、数字逻辑电路和信号采集器,动态拉伸装置1对试样板2的两端施加拉力,数字逻辑电路与信号采集器连接,试样板2上平行铺设有多条导电漆线条或导电油墨线条3,导电漆线条或导电油墨线条3朝向与动态拉伸装置1对试样板2施力方向相同,导电漆线条或导电油墨线条3与数字逻辑电路连接。
导电漆线条或导电油墨线条3由丝网印刷印制而成。
动态拉伸装置1包括两个夹具11和设置在夹具11上的拉伸头12,每个夹具11夹在试样板2的一端。
夹具11包括具有平台的基座111和盖板112,试样板2放在基座111的平台上,试样板2通过螺栓114固定在盖板112与基座111之间。
导电漆线条或导电油墨线条3与数字逻辑电路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多根并列的L形导电插针4和多根带插孔的导线5,并列的多根导电插针4用橡胶卡套6连接在一起且固定在试样板2上,导电插针4的一端与导电漆线条或导电油墨线条3的一端连接,导电插针4另一端插入所述导线5的插孔内,导线5与数字逻辑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6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