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印刷油墨在循环过程中产生气泡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7577.2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8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潘民强;武善金;李树军;陈训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扬丰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0 | 分类号: | B41F31/00;B41F22/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印刷 油墨 循环 过程 产生 气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的油墨容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改进涉及的是防止印刷油墨在循环过程中产生气泡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胶印上光油或凹印油墨在循环的过程中,因其流动的进口处和出口处均位于同一容器内,故在出口处产生的大量气泡又从进口处被吸到工作版上,导致了烟标等印刷品表面毛糙、无光泽度而被客户判定为废品。由此有的印刷公司就认为,气泡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于油墨或水油本身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所决定的,并为此要求油墨供应商改变油墨的配方。
但是,油墨配方的改变却对印刷产生了负面的作用,往往导致了印刷品在后序的加工中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印刷油墨在循环过程中产生气泡的装置,可有效防止印刷油墨在循环过程中产生气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印刷油墨在循环过程中产生气泡的装置,设置在印刷机的油墨容器中,其中:在所述油墨容器中设置一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油墨容器上的进口处与出口处之间,将所述油墨容器分成进墨区和出墨区;在所述隔板的底部,所述进墨区与所述出墨区连通设置。
所述的防止印刷油墨在循环过程中产生气泡的装置,其中:所述隔板的侧边与所述油墨容器的侧壁相连接,所述隔板的底边悬空设置在所述油墨容器的底壁上方。
所述的防止印刷油墨在循环过程中产生气泡的装置,其中:所述隔板的侧边与所述油墨容器的侧壁相连接,所述隔板的底边连接在所述油墨容器的底壁上;所述隔板的下部设置有通孔。
所述的防止印刷油墨在循环过程中产生气泡的装置,其中:所述隔板的侧边与所述油墨容器的侧壁相连接,所述隔板的底边连接在所述油墨容器的底壁上;所述隔板的下部设置有网孔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止印刷油墨在循环过程中产生气泡的装置,由于采用了并非起到完全隔离作用的隔板,利用气泡比油墨轻而位于其上层的特点,在隔板的下部连通进墨区和出墨区,而在隔板的上部隔离进墨区和出墨区,从而既不会妨碍油墨的循环,又有效地阻拦了进口处油墨中的气泡进入到出墨区;避免了因油墨中的气泡导致的印刷品表面毛糙、无光泽度的缺陷;非常适合对既有的凹印印色和胶印上光设备的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墨防气泡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墨防气泡装置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油墨防气泡装置实施例二中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油墨防气泡装置实施例三中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印刷油墨在循环过程中产生气泡的装置,可设置在印刷机的油墨容器中,其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如附图1所示,在所述油墨容器100中设置有一进口处121和一出口处131;所述进口处121可连接回油通道,用于印刷后回流油墨;所述出口处131可连接输油通道,用于输送印刷前的油墨;在所述油墨容器100中,或纵向、或横向、或斜向设置一隔板110;所述隔板110位于所述进口处121和所述出口处131之间,将所述油墨容器100分成进墨区120和出墨区130;在所述隔板110的底部,所述进墨区120与所述出墨区130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隔板110可以是树脂版。
较好的是,所述隔板110可拆卸设置,以便于清洗;例如,如附图1所示,所述油墨容器100呈椭圆形的桶状,所述隔板110设置在该桶内的短轴处,从而可通过向该桶的长轴方向旋转所述隔板110的方式方便地取下所述隔板110,并在清洗之后可通过再向该桶的短轴方向旋转所述隔板110的方式方便地装上所述隔板110。
另外,为方便起见,还可将所述隔板110的顶边与遮挡所述进墨区120的进口盖板、以及遮挡所述出墨区130的出口盖板相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后取下清洗和旋转后在装上固定。
实施例一、所述隔板110的侧边连接在所述油墨容器100的侧壁上;所述隔板110的顶边超出所述油墨容器100内带气泡的油墨表面设置;所述隔板110的底边悬空设置在所述油墨容器100的底壁上方,且距离该底面设定高度;也就是说,所述隔板110的底边与所述油墨容器100的底壁之间设置有一空隙111,如附图2所示,所述间隙111保证底层的油墨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扬丰印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扬丰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7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