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多重二次空气补给功能的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7695.3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5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成年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重 二次 空气 补给 功能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的燃烧器,特别是一种具有多重二次空气补给功能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气灶所使用的燃烧器,多采用部分预混大气式燃烧器。为保证燃烧充分,燃烧所需的氧分别通过一、二次空气进行补充。
现有技术中,二次空气的补充主要是依靠燃烧器火孔流出的高速燃气对火孔周围空气的卷吸作用来实现。
由于二次空气补充的局限性,欲增大燃烧器的火力,或欲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都受到较大限制。
如何进一步提高部分预混大气式燃烧器二次空气的补充量,对于增大燃气灶的火力及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降低燃烧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都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市场上的燃气灶,在二次空气的补充上尚无新的突破。
要想进一步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增大火力,以满足节能、环保及消费者的需求,推动燃气灶的技术进步,需要从部分预混大气式燃烧器二次空气的补充上寻求新的突破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来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显著增加二次空气补给量的部分预混大气式燃烧器,从而满足燃气灶提高热负荷、热效率,降低烟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的要求。
本发明包含同一发明构思的两项独立发明。
一项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在燃烧器的火盖或燃烧器主体上设有空气引射通道,空气引射通道与火孔燃气通道连通,燃气从火孔燃气通道高速流出时,在空气引射通道出口处形成负压,从而将空气引射通道进口端周围的空气吸入空气引射通道内,并在空气通道出口处与燃气进行掺混。
具有多重二次空气补给功能的燃烧器由燃烧器主体与火盖组成,火盖上设有火孔,火孔为圆孔状,或为槽状,或为条形孔状;燃烧器与火盖配合处,为圆柱状,或为圆锥面状,或为圆柱与圆锥的组合状,其特征是:
在火盖上或在燃烧器主体上,设有空气引射通道,空气引射通道与火孔燃气通道连通,或空气引射通道出口置于火孔燃气通道出口处,空气引射通道与火孔燃气通道之间沿气流流向的夹角不大于90度。
空气引射通道置于火孔燃气通道下侧,空气引射通道的进口置于火孔出口下方火盖外圈或火盖内圈的底部平面上,或底部锥面上,或底部曲面上;
空气通道置于火孔燃气通道上侧,空气引射通道的进口置于火盖外圈的圆柱面或圆锥面或曲面上;
燃烧器主体顶部外圈或内圈呈凸缘状,凸缘顶部圆锥面与火盖上的火孔组成火孔燃气通道,空气引射通道置于火孔燃气通道下侧,空气引射通道的进口置于凸缘底部的平面或锥面上;
燃烧器主体凸缘顶部的圆锥面上,在空气引射通道的出口处设有环形凹槽或环形台阶将所有的空气引射通道出口连通。
第二项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在燃烧器的火盖上设有空气引射通道,空气引射通道的进口置于火盖外圈的底部或置于火盖内圈的底部,出口置于火盖顶部或中部的平面、曲面或台阶上,燃烧中热气流上升在空气通道出口处形成负压区,从而将空气引射通道进口端周围的空气吸入空气引射通道内,并通过负压区与热气流混合,使燃烧所需的空气得到补充。
具有多重二次空气补给功能的燃烧器由燃烧器主体与火盖组成,火盖上设有火孔,火孔为圆孔状,或为槽状,或为条形孔状;燃烧器与火盖配合处,为圆柱状,或为圆锥面状,或为圆柱与圆锥的组合状,其特征是:
在燃烧器的火盖上设有空气引射通道,空气引射通道的进口置于火盖外圈的底部或置于火盖内圈的底部,底部为平面状,或为锥面状,或为曲面状;或空气引射通道的进口置于火盖外圈或内圈的侧壁上;空气引射通道的出口置于火盖顶部或中部的平面、曲面或台阶上;
空气引射通道置于两火孔燃气通道之间,或置于成组火孔燃气通道之间;或成组的空气引射通道置于成组的火孔燃气通道之间。
上述两项发明中所述的空气引射通道为管状,也可为槽状。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利用负压引射原理补充燃烧器所需的二次空气,是对预混式燃烧器补氧技术的重大突破;
2、“卷吸”与“负压引射”的综合运用,使燃烧器二次空气的补给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3、燃烧器的燃烧性能显著改善,燃烧器的热负荷、热效率显著提高。
该项发明的推广应用,有利于节能、环保,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燃气灶产业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至附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几种典型结构示意图或结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火盖火孔为圆孔状,火盖与燃烧器主体之间的配合处为圆柱面,空气引射通道置于火孔燃气通道下侧的一种典型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成年,未经吴成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76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束固定扎带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车牌框防盗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