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透气作用的漏斗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7851.6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0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俊陆 |
主分类号: | B67C11/02 | 分类号: | B67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 作用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透气作用的漏斗,藉由漏斗外表面设有多道凹槽,且在内锥面与直孔相邻位置呈圆弧角度,以提供当漏斗置于各种容器开口尺寸时,得以顺地、流畅地做填充灌注操作的实用功效。
背景技术
按,一般在市面上流通的漏斗A(如图1),由上往下形成渐缩锥状,并在内锥面A1与直孔A2相邻位置为弯角A3,以为供置于容器B开口B1中做填充灌注使用;然而常发生当漏斗A的内锥面A1与直孔A2深入容器B的开口B1后,乃造成容器B开口B1内的空间B2与容器B开口B1外是阻隔的,虽然还有漏斗A的空间A1可以与容器B开口B1内的空间B2为相通,当填注体C倒入漏斗A的空间A1后、一直往容器B开口B1内的空间B2流入,却也造成漏斗A的空间A1不再与容器B开口B1内的空间B2为相通了,渐渐地使容器B开口B1内的空间B2产生变化,这样一来便形成容器B开口B1内、外的气压不平衡,反而形成一股向上顶冲的反压力道P(如图2),因此导致填注体C遂无法顺利、缓慢地流入容器B开口B1内的空间B2了;再者,由目前的漏斗A所在内锥面A1与直孔A2相邻位置大都为弯角A3状态,以致当填注体C是含有较大些颗粒或是为粘稠状时,便容易因为这个弯角A3缘故而产生流动的阻力,却堵在漏斗A的空间A4了。
因此,申请人有鉴于以上的情形,遂竭尽多年研究下而开发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透气作用的漏斗,其能在容器内、外气压为相同情形下,顺利地做填充灌注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透气作用的漏斗,其特征在于:在由上往下形成渐缩锥状的漏斗外表面上设有多道当漏斗置于各种容器开口尺寸时能在容器内、外气压为相同情形下顺利地做填充灌注操作的凹槽。
还公开了一种具透气作用的漏斗,其特征在于:在由上往下形成渐缩锥状的漏斗外表面上设有多道微微突起的当填注体倒入容器开口内的空间做填充灌注操作时通过其周边所造成的透气空间而形成流通状态以使容器内、外气压为相同情形下顺利地做填充灌注操作的凸条。
其中,在漏斗的内锥面与直孔相邻位置呈圆弧角度。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漏斗置于各种容器开口尺寸时,皆可藉由漏斗外表面上的凹槽或者凸条来在容器内、外气压为相同情形下,顺利地实现填充灌注操作,而且,在漏斗的内锥面与直孔相邻位置系呈圆弧角度;是当漏斗置于各种容器开口尺寸时,能更加流畅地输出至容器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昔式者的图示。
图2:为昔式者的实施例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图示(一)。
图4:本实用新型的图示(二)。
图5-A:本实用新型的图示(三)。
图5-B:本实用新型的图示(四)。
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一)。
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二)。
图8:本实用新型为不同形态的图示(一)。
图9:本实用新型为不同形态的图示(二)。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敬请配合参阅图3、图4详细说明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透气作用的漏斗,在由上往下形成渐缩锥状的漏斗1外表面上设有多道凹槽11,其中凹槽11的宽度可为不同形态(如图5-A、5-B),并在内锥面12与直孔13相邻位置呈圆弧角度;如此是当漏斗1置于各种容器2的开口21尺寸时(如图6、图7),即部份的内锥面12与直孔13深入容器2开口21内的空间22时,藉由漏斗1外表面上的凹槽11以为容器2的开口21内、外气压保持为相同情形下,当可使填注体3顺利地流入容器2开口21内的空间22做填充灌注操作,尤其是该容器2开口21内的空间22在逐渐减少时的反压力道P是循由漏斗1外表面上的凹槽11往外排开。
同时,再藉由该本实用新型的漏斗1内锥面12与直孔13相邻位置系呈圆弧角度缘故,即可使填注体3是含有较大些颗粒或是为粘稠状时皆能流畅地输出至容器2内,而不会堵在漏斗1的空间停滞住。
另,亦可在漏斗1外表面上设有多道微微突起的凸条14(如图8);以为同样地具有以上所述的使用功效,即当填注体3倒入容器2开口21内的空间22做填充灌注操作时,在该容器2开口21内的空间22中产生的反压力道P遂由漏斗1外表面上的凸条14周边所造成的透气空间为流状态而往外排开,这样一来,使容器2开口21内、外气压为相同情形下,以为顺利地做填充灌注操作。
当然,无论是凹槽11或是凸条14皆可制作成不同长度来供使用(如图9),亦同样地具有以上所述的使用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俊陆,未经林俊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7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煤机行走部注油排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刮结构的伞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