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棒材轧机的卡板移动导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8537.X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4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方德法;卜胜江;戴艳萍;禹正一;王海滨;丁礼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4 | 分类号: | B21B39/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棒材轧机,具体属于棒材轧机的导卫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棒线材轧制过程中,导卫安装于轧辊的前后端,主要作用是扶持钢轧件进入轧辊进行轧制,以及控制钢的走向,导卫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钢的咬入状态和轧制状况。
由于轧辊在使用时,经历几次车削维修加工后,导卫尖部与轧辊中心线的距离发生改变,导卫尖与轧辊距离过远易导致上游的红钢不能很好地被扶持进入轧辊轧制,通常会发生红坯尺寸超出控制范围,严重时导致堵钢、飞钢等工艺、人身设备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范堵钢、飞钢现象,使钢能顺利地被导卫扶持进入轧机轧制的棒材轧机的卡板移动导卫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棒材轧机的卡板移动导卫装置,包括导卫本体、与导卫本体连接的导卫尖部、导卫尾部、导卫底座、导辊组,其在于:在导卫底座上连接有槽形卡板组,槽形卡板组与导卫底座之间为嵌入式连接。
其在于:槽形卡板组至少由三片槽形卡板组成,槽形卡板的开口度由外及里逐渐减小并叠加嵌入;最内一个槽形卡板的开口度与相连接的导卫底座处宽度相配合。
其在于:轧辊处于大辊径状态,槽形卡板组装在导卫底座的前端,轧辊处于小辊径状态,槽形卡板组装在导卫底座的尾端。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首先可以有效地防范堵钢、飞钢导致的人身安全等事故的发生;其次,可以减少轧废,提高成材率,降低故障时间、提高轧机作业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结构简单,安装、调节方便,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槽形卡板组装在导卫底座的前端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槽形卡板组装在导卫底座的尾端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槽形卡板组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棒材轧机的卡板移动导卫装置,包括导卫本体1、与导卫本体1连接的导卫尖部2、导卫尾部3、导卫底座4、导辊5。根据轧辊处于大辊径/小辊径状态,在导卫底座4的前端前端/尾端采用嵌入方式连接槽形卡板组6。
其槽形卡板组6由三片/五片/八片槽形卡板7组成,槽形卡板7的开口度由外及里逐渐减小并叠加嵌入;最内一个槽形卡板7的开口度与相连接的导卫底座4处宽度相配合即可。
使用原理
当轧辊使用直径发生变化时,观察导卫尖部2与轧辊距离发生的改变,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槽形卡板7,以保证导卫尖部2与轧辊中心线的距离,同时调整槽形卡板组6的前后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85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小型手动、机动驱动式冲床
- 下一篇:一种轧机抱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