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夹发发梳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9247.7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2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佳燕 |
主分类号: | A45D24/08 | 分类号: | A45D24/0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101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发梳领域,具体指一种防夹发发梳。
背景技术
发梳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具,头发梳理、保健按摩以及理发、美发都要用到发梳。发梳的结构通常包括带有梳齿的头部和方便使用者握持操作的柄部。为了方便各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发梳的头部和柄部通常设计为两个部件,现有技术中,所述的柄部通常包括柄骨和包裹在柄骨外的护套,柄骨采用刚性材料制备,而护套则采用具有一定柔软性的材料,以增加使用者的握持舒适性。在柄骨的第一端设置连接座,该连接座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头部相连接的连接结构,通过该连接结构,所述头部即可与柄部安装在一起;连接座的后端面为平面,所述护套则靠近连接座的后端面包裹在柄骨上。
现有技术中柄骨与护套之间的这种安装结构,由于存和配合误差,护套与连接座的后端面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缝隙。在梳理头发时,由于发丝很细,同时梳理过程中发丝与发梳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相对作用力,因此发丝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很容易挤入并卡夹在这些缝隙内,而后续的梳理施力则会拽痛头皮乃至将发丝生生的拽下来。对于长发的梳理这种情况尤其明显。如果通过提高配合精度来避免这些缝隙的存在,则会大大提高发梳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不需提高护套与连接座的配合精度即可避免两者之间的配合缝隙从而使梳理更舒适的防夹发发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防夹发发梳,包括设置有梳针的头部和用于握持的柄部,其中所述的柄部包括柄骨和护套,所述柄骨包括插设在护套中心孔内的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头部的连接座,所述头部安装在连接座的前端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后端面和所述护套的前端部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环,该连接环具有一环状端面和沿该环状端面周缘设置的、向护套方向外凸的凸缘,所述连接杆穿过连接环的环状端面插设在护套内,连接环的凸缘包裹住所述护套的前端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环上的凸缘对护套前端部的包裹、通过连接环环状端面与连接座的配合,能够有效消除现有技术中连接座与护套之间的配合间隙,避免了头发梳理过程中发丝的卡夹,使头发的梳理更安全、更舒适。
所述的连接环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备,例如塑胶等;而对于相对刚性的材料,还可以在所述连接座的后端面和所述连接杆之间还设置能将连接环与连接座的后端面压紧的挤压结构。通过挤压结构挤压连接座和连接环的环状端面,能够更好地消除了连接座后端面与护套的配合间隙。
所述的挤压结构可以通过将连接座与连接环的配合端面设置为坡状来实现,较好的,所述的挤压结构可以为设置在所述柄骨上的凸块,该凸块与所述连接座的后端面之间具有间隙,并且该间隙的高度小于所述连接环的环状端面的厚度;所述连接环的环状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适配的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环的设置,在不需要提高连接座与护套的配合精度的情况下即可避免连接座与护套之间的配合间隙,完全避免了头发梳理过程中发丝的卡夹,使头发的梳理更安全、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除头部后分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柄骨和连接环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扣合状态);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柄骨和连接环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挤压状态);
图6为沿图5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该防夹发发梳包括设置有梳针41的头部4和用于握持的柄部(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柄部包括柄骨1、包裹在柄骨1外的护套2和连接环3。柄骨1的第一端11设有连接座12,上述头部安装在连接座12的前端面121上,连接座12的后端面122呈平面状。柄骨1上靠近后端面122的位置处对称设有两块凸块13,并且凸块13与后端面122之间具有空隙14,如图3所示。
上述凸块13构成本实施例的挤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佳燕,未经陈佳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92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手臂位姿变换模拟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仿真吸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