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9766.3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0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薛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芸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1/10 | 分类号: | D07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钢丝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绳索,具体地,涉及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起重机用钢丝绳如6×29FI+IWR、6×31WS+IWR、6×36WS+IWR等线接触结构都存在着柔软性差、抗挤压性不强、不耐磨的特点,使用寿命短。造成使用者频繁的更换钢丝绳,增加了使用者的成本。为解决这一难题,特设计了新型结构钢丝绳,股采用点线接触的工艺方式,解决钢绳柔软性;用锻打工艺来提高钢丝绳的整绳破断拉力和抗挤压性,同结构直径锻打钢丝绳比普通线接触钢丝绳的整绳破断拉力高出15%以上,有效的提高了钢丝绳的承载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发明提供了一种破断拉力高,耐磨、耐挤压、柔软的起重机用钢丝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包括金属绳芯和均匀分布在金属绳芯周围的6根主股钢丝绳,金属绳芯包括1根金属中心股和呈线接触状地包捻金属中心股的6根金属绳芯外层股,金属绳芯的每股钢丝绳均为1*K7的压实股,金属绳芯和6根主股之间为点接触。
进一步地,主股钢丝绳分为1根中心丝、6根内层丝、12根中层丝和16 根外层丝,所述的主股中心丝钢丝截面为多边形状,内层丝呈面接触状地包捻中心丝,中层丝中6根粗钢丝呈面接触状地嵌入相邻2根内层股钢丝的凹进部分,6根细钢丝呈面接触状地分别包捻在6根内层钢丝的凸起部分,外层丝呈点接触状地包捻内层股。
捻制金属芯时采用预成型工艺手段,使其每根股充分变形,然后用专用的后变形器进行消除残余应力,使钢芯平直;合绳钢丝绳外层6根园股围绕着金属绳芯进行螺旋性旋转,6根主股在成品车上通过分线盘把每根股合理分开,经过预变形器后,再经过多组多轮的后变形器消除绳中的残余应力,钢丝绳合绳后采用5~8%锻打率进行锻打工艺技术,进行锻打处理后,形成四边型扇型状。大大的增加了钢丝绳的有效面积和密实度,减少了钢丝绳的结构伸长,稳定各股之间的接触状态,使其具有较强的耐磨性、抗挤压性以及抗冲击、柔软性能。当选用同直径的钢丝绳时,其所承受的载荷可远高于标准所规定的值15%以上,这种新型结构的钢丝绳适用于工作频繁并有冲击负载的情况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点线接触的工艺方式,解决钢绳柔软性;用锻打工艺来提高钢丝绳的整绳破断拉力和抗挤压性,同结构直径锻打钢丝绳比普通线接触钢丝绳的整绳破断拉力高出15%以上,有效的提高了钢丝绳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的主股钢丝数目为35根钢丝,这个钢丝数比传统的填充式29FI钢丝要多6根,较此结构柔软性更好;比36WS结构钢丝数少1根,这样钢丝绳耐磨性更佳。设计股结构为(1+6+6/6,16),股内层采用瓦林吞式结构,此结构外层钢丝是由粗细不同的钢丝组成,它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较强的缠绕性,便于钢丝绳的安装和缠绕,股分二次捻制使股中内层钢丝更紧密而又耐压,生产股时采用7~7.5倍股径的捻距,也使得股既紧密而柔软,从而增强钢丝绳的疲劳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新型起重机用钢丝绳,型号为6×K35W+7×7-¢28mm,包括金属芯中心股1(¢3.9mm)、金属外层股2(¢3.6mm)、主股3(¢9.4mm):其每层股的钢丝为:中心钢丝1根,钢丝直径1.5mm、第一层钢丝6根,钢丝直径1.35mm、第二层钢丝12根,其中粗钢丝6根,钢丝直径1.5mm,细钢丝6根,钢丝直径1.15mm、外层钢丝16根,钢丝直径1.5mm。其金属芯外层股¢3.6mm共6根股围绕着中心股¢3.9mm进行螺旋性旋转,在进行金属绳芯生产时在合扰口要进行喷油工艺,并在合绳时进行钢丝绳上油处理,以确保金属绳芯有足够的油脂润滑。合绳时6根主股围绕金属芯进行螺旋性成型,钢丝绳生产后,再进行锻打工艺技术,采用5~8%左右的锻打率进行锻打工艺技术,使其直径达到¢28.8mm,锻打后经油锅上油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芸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芸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9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加固水中桩柱的隔离体
- 下一篇:电动晾衣机过载保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