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水井在线调驱用多组分高压混合注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9844.X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8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平;丰学工;任付平;赵文华;邵忠华;谷溢;郑玉芳;李胜华;胡伟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水 在线 调驱用多 组分 高压 混合 注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井注水调剖、调驱的装置,是一种注水井在线调驱用多组高压混合注入头。
背景技术
在油井开采后期,需要往井内注入水和化学药剂,进行调剖、调驱处理,提高油井产量。在以往的调驱和其它三次采油技术施工工艺中,都是采用单组分药剂和注入水在线掺混后注入井下。随着调剖、调驱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采用多种组分药剂和注入水在线掺混注入模式,因此对注入设备的适用性提出新的要求。单一的注入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注水井在线注水调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水井在线调驱用多组分高压混合注入器,实现多组分调驱剂的在线混合,有效克服现有注入调剖调驱装置不适应多组分调驱剂的在线混合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注水井在线调驱用多组分高压混合注入器,主要由多通道注入管、注入接头、金属密封环、导流叶片和混合管组成,多通道注入管下端与混合管上端对连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多通道注入管外壁有凸起的圆锥体,在凸起的圆锥体上有向下的斜孔,斜孔中心线与多通道注入管中心线的夹角在30~45度之间,斜孔与多通道注入管中心孔连通。在斜孔的外端有内螺纹,在斜孔上螺纹固定有注入接头。注入接头的数量在3~6个之间。在混合管内有4~6个导流叶片。
为了多通道注入管与混合管快速连接,所述的多通道注入管与混合管是采用锁紧卡箍和螺栓螺母连接和锁紧,在多通道注入管与混合管之间有金属密封环,金属密封环起高压密封作用。
所述的导流叶片的结构是螺旋状的薄钢板,导流叶片有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两种结构,顺时针旋转的导流叶片与逆时针旋转的导流叶片相互交替排列。薄钢板的厚度在0.5~2.5毫米之间。
简述注水井在线调驱用多组分高压混合注入器的工作原理。参阅图1。多通道注入管1上部与注水管网连接;混合管5下部与注水井井口管线连接;在调驱前,先将在线调驱用多组分高压管线连接在注注入头2上,即注入接头2与药剂泵入管线连接。注水井调驱时,药剂泵组将多组分药剂分别从注入注水井在线调驱用多组分高压混合注入器中,使多组药剂与多通道注入管1内的注入水进行初步掺混后进入混合管5中,经导流叶片4时进行多次正反向流动搅拌,实现充分掺混,掺混后从混合管5出液口输出,进入注水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注水井在线调驱用多组分高压混合注入器,连接在注水井井口管线,在调驱过程中,多组药剂与多通道注入管中的注入水进行充分掺混后输出。能适应多组分调驱剂与注入水的在线混合。混合管和导流叶片能实现调驱剂与水的均匀混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注水井在线调驱用多组分高压混合注入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是导流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多通道注入管,2.注入接头,3.金属密封环,4.导流叶片,5.混合管,6.锁紧卡箍,7.螺栓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注水井在线调驱用多组分高压混合注入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注水井在线调驱用多组分高压混合注入器,主要由多通道注入管1、注入接头2、金属密封环3、导流叶片4和混合管5组成,多通道注入管1下端与混合管5上端对连在一起。多通道注入管1与混合管5是采用锁紧卡箍6和螺栓螺母7连接和锁紧,锁紧卡箍6是两个半圆环形钢圈,两个半圆环形钢圈相对组成一个圆环形钢圈,圆环形钢圈内壁有圆锥环形的凹槽。在两个半圆环形钢圈外壁开口处分别有固定耳,固定耳上有固定孔。在多通道注入管1与混合管5之间有金属密封环3。
在多通道注入管1外壁有一个凸起的圆锥体。参阅图2。在凸起的圆锥体上有三个向下的斜孔,参阅图1。斜孔中心线与多通道注入管1中心线的夹角为45度,斜孔与多通道注入管1中心孔连通。在斜孔的外端有内螺纹,在斜孔上螺纹固定有注入接头2。注入接头2的数量是三个。在混合管5内有六个导流叶片4。导流叶片4的结构是螺旋状的薄钢板,导流叶片4有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两种结构,顺时针旋转的导流叶片4与逆时针旋转的导流叶片4相互交替排列。薄钢板的厚度是1.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98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药
- 下一篇:家庭用腿脚锻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