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汇耦合除硫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9859.6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5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传质、吸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旋汇耦合脱硫除尘技术是在气动乳化技术基础上的升级技术。气动乳化技术适用于小型锅炉的烟气脱硫,该技术在放大实验中存在明显的放大效应,存在一定局限性。且目前烟气脱硫技术多采用空塔技术,即烟气进入吸收塔后不经过该装置,直接与上部喷淋的浆液进行反应。这样烟气和浆液就会短路,一些烟气没有反应就离开了吸收塔,且烟气停留时间短,造成脱硫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汇耦合脱硫除尘装置,其结构简单,运行安全、稳定,能耗低,脱硫除尘效率高,可有效保护吸收塔内防腐材料的传质吸收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汇耦合除硫除尘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贯穿设置在吸收塔内的支撑部件,在所述的支撑部件上设有至少一个旋流汇流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部件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在上、下盖板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的旋流汇流装置设置在空腔内。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部件还包括有在所述的下盖板的两端设有支撑牛脚,在下盖板的下方设有支撑柱。
进一步,所述的上、下盖板之间的空腔呈圆柱状。
进一步,所述的旋流汇流装置包括外筒体,在外筒体内设有内筒体,内筒体半径与外筒体半径之比为0.20m~0.75m;在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的空腔内设有叶片,在所述的内筒体上方设有盲板;在内筒体上方的外筒体内还设有导流部件。
进一步,所述的叶片与内筒体夹角为20-55度,相邻叶片之间的遮挡率,即相邻叶片重叠部分投影面积占单个叶片投影面积的百分比为-10%~45%;
进一步,所述的导流部件包括导流筒,导流筒具有导流筒内筒,导流筒内筒呈圆锥状,圆锥体底角为55~80度;在导流筒上方设有盖板,在导流筒与所述的外筒体之间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的导流筒呈圆台状。
进一步,所述的旋汇耦合除硫除尘装置在所述的吸收塔内设有至少一层。
进一步,所述的旋汇耦合除硫除尘装置与所述的吸收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脱除污染物效果好。燃煤锅炉烟气不仅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还含有烟尘等污染物,含有污染物的烟气先经过本装置的湍流部件,旋流并加速,再经过其上部的导流部件,到达上部空间形成湍流状态,使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烟尘迅速得以去除,脱硫效率和除尘效率均得到提高,生成的反应副产物石膏,可广泛用于建材、水泥和改善农田等行业。
2、降温效果好。由于本装置的湍流部件和导流部件组合使烟气产生高效湍流状态,将上部喷淋下来的液体打散变成很细小颗粒,烟气温度迅速降低,一方面使反应进行更彻底,吸收塔内防腐材料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可省去吸收塔前的降温设施,降低装置投资。
3、能耗低。吸收塔断面布置一层旋汇耦合装置,烟气经过本装置产生气液旋转翻腾的湍流空间,提高气液接触表面积,因此吸收反应所需浆液量降低,液气比小,浆液循环量小,系统电耗低,运行时可根据负荷大小、二氧化硫含量等参数调节循环泵开启台数,降低了脱硫系统运行成本。
4、运行安全,操作弹性大。本装置提高了传热传质速率,使装置适应不同工况、不同机组负荷和不同原料品质的范围更宽,提高了运行操作弹性,使系统运行更加安全高效稳定。
5、结构简单。整个装置内无转动设备,旋汇耦合装置在安装初期一次完成,使用寿命长,无需日常检修。
6、系统运行可靠性高。由于吸收塔内增加旋汇耦合装置,用于输送液体的循环泵投运台数可以根据工况、污染物含量进行调解,避免了循环泵连续不停的运转,延长设备寿命的同时,为设备检修提供有力保障,使脱硫系统运行投运率高,系统运行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一中I部位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流汇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CC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向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吸收塔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98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井平台建造期间的设备维护保养方法
- 下一篇:可附接到自行车的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