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拨料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0616.4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5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华;闻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4 | 分类号: | B65G47/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拨料传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型材加工等自动生产线的一种拨料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棒材、管材等型材的生产流水线上,经常会遇型材在各个设备间传输。为此,就必须在各个设备之间设置一种拨料传输装置,以方便型材在各个设备间的运输。目前本领域内的传输装置大多采用电动和液压驱动两大类。就液压驱动而言,目前公知技术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结构是采用传统的液压缸通过曲柄驱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带动转盘旋转,转盘将型材从一台设备运送到另一台设备上。该种结构的缺点是:(1)液压缸的安装空间相对较大;(2)液压缸工作是直线运动,而型材是按曲线运动,型材运行速度与液压缸运行速度不对应,为减少型材运输时对相关设备的冲击,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较为复杂。
第二种结构是采用液压马达驱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带动转盘旋转,转盘将型材从一台设备运送到另一台设备上。该种结构的缺点是:由于液压马达自身内部存在内泄,为保证物料的平稳输送,就必须选择档次较高的产品,这样势必造成成本较高。
于是,如何得到有一种体积小、传输稳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拨料传输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具有现有技术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其缺点的拨料传输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拨料传输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支撑装置、拨料盘及装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摆动式液压缸和检测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有长轴、轴承及轴承座;摆动式液压缸驱动长轴转动,长轴通过轴承以及轴承座与所述拨料盘连接,并且通过轴承以及轴承座安装于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摆动液压缸的工作数据做记录;所述支撑装置,根据不同的条件,可为焊接架状结构,也可以是其他可实施的结构,可固定在相关设备上,也可单独安装,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拨料盘为盘状体,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为不同形状的盘状物,中间开设有安装孔,轴承及轴承座通过安装孔将长轴与拨料盘连接,所述拨料盘边缘开设有装料槽,其中装料槽的形状及大小根据型材的形状及大小来确定,装料槽的开设位置由需要传输型材的初始设备与目标设备的结构决定,装料槽的数量由各设备直接传输以及生产速度决定。
为了实现将型材从一个设备运输到另一个设备上,长轴上安装两个或者多个拨料盘,拨料盘的个数根据来料的长度、负荷确定;由于拨料盘的转动是通过摆动式液压缸驱动长轴,进而带动拨料盘旋转而实现的,所有被连接的拨料盘转动状态完全一样,故可以实现搬运型材的目的。
采用了此技术方案的拨料传输装置,体积小、传输稳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拨料盘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拨料传输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和使用过程做一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的示意图,该具体实施例适用于管材或者棒材的生产与加工,其包括:驱动装置3、传动装置、支撑装置2、 拨料盘1及装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摆动式液压缸31和检测装置32;所述传动装置包含有长轴5、轴承及轴承座,所述摆动式液压缸31驱动长轴5转动;如图3所示,长轴5通过轴承以及轴承座与拨料盘1连接,并且通过轴承以及轴承座安装于支撑装置2上;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2为焊接架状结构,并且固定在相关设备上;本实施例所述拨料盘1为圆盘状,中间开设有安装孔,轴承及轴承座通过安装孔将长轴5与拨料盘1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拨料盘1边缘开设有两个装料槽,其形状方便于运输棒状或者管状型材。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型材在两个设备之间的运输并且达到一定的效率,所述长轴5同时串接有复数个拨料盘1。
所述拨料盘的形状也可以是其它可实施的形状;所述拨料盘上开设安装槽的数量也不限于两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动为一个或者多个。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0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流式冷却器叶轮式连续排料装置
- 下一篇:皮带机漏料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