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绞盘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1665.X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7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纲;王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诺和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08 | 分类号: | B66D1/08;B66D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210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绞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绞盘。
背景技术
一般液压绞盘,基本上采用直联(没有减速器)或一级减速的结构,减速比较小。一般液压绞盘,大多不带刹车,靠液压油来控制开、停。也有的用刹车,但多用装在绞盘滚筒中的机械式刹车(一般为锥鼓式刹车)。
现有绞盘减速比小,输入端(如马达轴、传动轴)的受力较大,要求材料强度高,同时绞盘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绞盘,刹车更可靠、且散热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液压绞盘,包括减速器组件、滚筒、弹簧,所述减速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滚筒啮合,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滚筒上,还包括液压马达、盘式刹车组件、马达安装板、马达支架,所述盘式刹车组件包括固定刹车盘、压力板、碟形弹簧,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减速器组件的一级太阳轮,所述马达支架套设于所述滚筒上,所述马达安装板与所述马达支架固定,所述马达安装板内依次设有固定刹车盘、压力板、碟形弹簧,所述固定刹车盘、压力板套设于所述联轴器上。
所述马达安装板内侧设有刹车盘安装槽,所述固定刹车盘设有对应的凸起,以便固定刹车盘在马达安装板内的固定。
所述压力板一侧设有凸台,所述碟形弹簧套设于所述凸台上。
所述马达安装板与所述压力板之间设有Y形密封圈,以便保证马达安装板与所述压力板之间的密封。
所述马达安装板与所述马达支架之间设有连接垫板,以便马达安装板的加工制造。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盘式刹车组件应用到液压绞盘中,性能更为可靠,具有较佳的反应性及稳定性,散热性也好,更换简便。而且盘式刹车组件设置在液压马达与绞盘支架之间,散热好。提高了绞盘性能、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绞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盘式刹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级太阳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马达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固定刹车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刹车盘的侧视图。
图7为压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碟形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绞盘,包括减速器组件2、滚筒3、弹簧4,所述减速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滚筒3啮合,所述弹簧4套设于所述滚筒3上,还包括液压马达1、盘式刹车组件、马达安装板5、马达支架6,如图2所示,所述盘式刹车组件包括固定刹车盘7、压力板8、碟形弹簧9,所述液压马达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0连接所述减速器组件的一级太阳轮11(如图3所示),所述马达支架6套设于所述滚筒3上,所述马达安装板5与所述马达支架6固定,所述马达安装板5内依次设有固定刹车盘7、压力板8、碟形弹簧9,所述固定刹车盘7、压力板8套设于所述联轴器10上。如图4所示,所述马达安装板5内侧设有刹车盘安装槽51,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固定刹车盘7设有对应的凸起71。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压力板8一侧设有凸台81,所述碟形弹簧9套设于所述凸台81上。所述马达安装板5与所述压力板8之间设有Y形密封圈12。所述马达安装板5与所述马达支架6之间设有连接垫板13。
所述减速器组件2为二级减速器,这样可以增大减速比,降低马达端及传动轴部分的强度要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性能。
本实用新型液压绞盘在使用时,液压马达1带动联轴器10,再带动一级太阳轮11,经过所述减速器组件2再带动滚筒3,再带动钢丝绳工作。刹车时运用液压马达1的油压推动固定刹车盘7夹紧碟形弹簧,由接触产生的摩擦力来刹车。
盘式刹车组件是有一个与轮胎固定并同速转动的圆盘片,刹车时运用液压马达1的油压推动固定刹车盘7夹紧碟形弹簧,由接触产生的摩擦力来刹车。盘式刹车具有较佳的反应性及稳定性,散热性也好,更换简便。此外,盘式刹车的作用方式与我们常见的自行车的制动方式差不多——一个连接车轮的橡胶刹车盘在刹车时相互作用,直到车轮停止转动。最重要的是,盘式刹车可以方便地与ABS系统配合,更多地在中高档轿车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诺和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诺和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16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咽喉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硅锭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