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液态硝酸铵的设备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1847.7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3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孙爱鸿;孙虎;童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18 | 分类号: | C01C1/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203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液态 硝酸铵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液态硝酸铵的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硝酸铵是国防工业上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作为氮肥单独使用或磷肥、钾肥混合制成复混肥料使用、炸药原料、生产麻醉剂的原料。目前,作为硝酸铵产品的最大消费领域:民爆领域,其生产厂家均为购买固体硝酸铵后,再经过溶解、加热、蒸发得到92-94%的液态硝酸铵投入下工序,生产流程复杂,能耗较大。而常压中和法生产硝酸铵工艺生产装置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工艺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能耗高,整个生产流程中废气废水处理已不能满足现在的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工序简化,能耗低,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及职工的劳动强度的生产液态硝酸铵的设备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液态硝酸铵的设备系统,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一级中和器、二级中和器、一段蒸发器、二段蒸发器和分离器,其中,在一段蒸发器和二段蒸发器之间设有一段蒸发后溶液槽,所述分离器通过沟槽连接到液体硝酸铵储槽,所述沟槽与分离器之间连接有液封槽,所述沟槽与液体硝酸铵储槽之间设有缓冲槽;所述沟槽与一段蒸发后溶液槽也可通过管道相连接。
一级中和器,用于气氨和稀硝酸反应生产硝酸铵溶液;二级中和器,用于调节硝酸铵溶液PH值;一段蒸发器,用于将硝酸铵溶液的水分蒸发,提高浓度;一段蒸发后溶液槽,用于贮存一段蒸发器来较高的硝酸铵溶液;二段蒸发器,将一段蒸发后溶液槽的硝酸铵溶液进一步提浓;分离器,用于二段提浓的硝酸铵和气体分离,得到较高的硝酸铵溶液;液封槽,使生产液态硝酸铵过程中操作压力稳定;沟槽,用于取液态硝酸铵样,分析其浓度;缓冲槽,在生产液态硝酸铵时,也可循环;液态硝酸铵槽,用于贮存合格的液态硝酸铵;液态硝酸铵输送泵,用于将合格的液态硝酸铵输送到保温车里。所述的化工设备如中和器、蒸发器、溶液槽、液封槽、输送泵等均为化工生产中的一般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液态硝酸铵的设备系统通过对现有的常压中和法工艺装置的改造,消除了整个生产流程中造粒工序产生的粉尘及冲洗废水污染,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能够直接使用专用液态硝酸铵罐车运输本装置生产的液态硝酸铵产品,使民爆产品生产厂家节省了溶解、加热、蒸发等多个单元操作费用,简化了民爆产品的生产工序,并大大降低了厂家的生产成本及职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一级中和器;2、二级中和器;3、一段蒸发器;4、一段蒸发后溶液槽;5、二段蒸发器;6、分离器;7、液封槽;8、沟槽;9、缓冲槽;10、液体硝酸铵槽;11、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液态硝酸铵的设备系统,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一级中和器1、二级中和器2、一段蒸发器3、二段蒸发器5和分离器6,其中,在一段蒸发器3和二段蒸发器5之间设有一段蒸发后溶液槽4,分离器6通过沟槽8连接到液体硝酸铵储槽10,沟槽8与分离器6之间连接有液封槽7,其用于稳定整个操作压力的作用;沟槽8与液体硝酸铵储槽10之间设有缓冲槽9;在沟槽8与一段蒸发后溶液槽4通过管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首先将气氨和稀硝酸在一级中和器1中混合发生中和反应,反应后的溶液进入二级中和器2调节硝酸铵溶液PH值后,再进入一段蒸发器3进行一段蒸发,蒸发后溶液进入一段蒸发后溶液槽4中转后进入二段蒸发器5,通过调节二段蒸发器5的压力及流量,将液态硝酸铵提温到150-154℃,经分离器6将分离气相后再经过液封槽7进入沟槽8,在沟槽8对硝酸铵产品进行分析,分析合格的液态硝酸铵经缓冲槽9输送到液态硝酸铵槽10,最后经输送泵11送入专用液态硝酸铵罐车对外销售,不合格的液态硝酸铵通过位差进入一段蒸发后溶液槽,进入系统循环至产品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18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