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风式抽吸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2423.2 | 申请日: | 2010-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6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键;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F5/14 | 分类号: | F04F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风式 抽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吸类装置,属于泵类,具体涉及一种旋风式抽吸器。
背景技术
在诸多自然灾害中,产生了大量的残渣,清除这些残渣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最接近这类解决方案的是各种除尘装置,利用泵的抽吸能力在吸入口产生较大的真空度,利用气压将残渣混合在空气中一同抽吸,再输送到另外的地点。这时通过泵的叶轮的流体是气固或液固两相流体,以目前的技术,其中的固体物通常只能是微尘类物体。若固体物较大时,容易损伤高速旋转的叶轮,而且由于不能在吸入口产生足够强的抽吸力,有些残渣也无法吸入除去。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旋风式抽吸器,该装置运用龙卷风的产生原理,在一个局部处产生一个可控的旋转流场,利用旋转流场中间的低压实现抽吸作用,以输送混有大颗粒固体的二相流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风式抽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和内喷头,外罩和内喷头都是空心的柱体,外罩将内喷头整体罩住,外罩内壁和内喷头外壁间形成一定空间,外罩下端为物体入口,上端为物体出口,外罩内壁与内喷头外壁在物体出口附近局部封闭连接,在离封闭连接处一段距离的内喷头柱体外部设置一段突起,突起上间隔设置数道斜向的螺旋喷嘴流道,封闭连接处和螺旋喷嘴流道之间的空间形成环形流道,外罩在和环形流道对应的位置设置一进气口。
所述内喷头及外罩为圆柱状 。
所述进气口上安装有进气管。
所述外罩内壁与内喷头外壁采用螺纹连接。
本装置的运行原理为:抽吸用的带有一定压力和速度的气体从进风口进入环形流道,然后被分配到各喷嘴流道,经螺旋的喷嘴流道喷射而出,在喷出处形成涡旋,涡旋的中心产生低压,沿中空的管道影响到物体吸入口,在物体吸入口产生抽吸力,调整喷出气体的喷出速度,即可调节抽吸力,喷射而出的气体裹挟着被吸入的物品从出口喷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被抽吸的气固或液固二相流体不通过机械叶轮而得到输送,避免了叶轮的损坏,也因此具有广泛的实际运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喷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罩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旋风式抽吸器,包括如图2所示的内喷头2和图3所示的外罩1,外罩1和内喷头2都是空心的圆柱体,外罩1将内喷头2整体罩住,外罩1内壁和内喷头2外壁间形成一定空间,外罩1下端为物料出口3,上端为物料入口4,外罩1内壁与内喷头2外壁在物料入口4附近局部采取封闭螺纹连接,在离封闭螺纹连接处7一段距离的内喷头柱体外部设置一段突起,突起上间隔设置数道斜向的螺旋喷嘴流道6,封闭连接处和螺旋喷嘴流道之间的空间形成环形流道5,外罩1在和环形流道5对应的位置设置一进气口8,进气口8上安装有进气管9。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2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