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标签读写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3700.1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3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王松泉;刘鸿伟;连玉林;吴永祥;刘日升;王宏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标签 读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签读写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标签读写器。
背景技术
防伪标签的使用已经十分普及。目前,商品采用的防伪标签主要有条形码和激光标签。激光防伪标签需要用眼睛观察,无特定的仪器检测,不够精密。而条形码标签的应用时间已经很长,技术上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仿造起来非常容易。此外,条形码标签的识别是通过光学方式,由于光的直接传播,所以不仅对识别距离有严格限制,而且还有很强的方向要求,同时条码标签容易磨损,磨损后的条形码标签很难被读取。
新诞生的电子标签,通常由一块射频芯片、天线、不干胶纸等组成,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其中的信息通过电磁波传递,因此对方向没有严格的要求,工作距离也比较长,而且不受障碍物的影响,可以安置在商品包装的内部,不像条形码那样必须印在外面,从而增加了保密性。电子标签内部有微控制器,采用不同的工作频率,不同的信息编码格式,不同的调制方式,使得只有通过特定的读写机具才能读取其内部的信息。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其内部的基本结构与读写原理大致相同,一般包括晶体振荡器、射频天线及标签信号处理模块,晶体振荡器提供一定频率的正弦载波信息,通过射频天线发射出去,电子标签接受到射频天线发射的载波信息,根据自己要返回的信息,用不同的调制方法调制载波信号,返回给电子标签读写器,电子标签读写器接受部分将接受到的调制信号经过放大、滤波、解调等一系列处理,经过串口或者网口传到主机,由主机监控操作结果。但是现有的电子标签读写器,一般包括一开放式的壳体,壳体内部安装包括晶体振荡器、射频天线及标签信号处理模块在内的电子标签读写模块,开放式壳体可以比较方便放置和移动物品,但是由于电子标签及其读写器之间特殊的读写原理,读写距离较长,没有方向性的限制,因此会经常出现误读的情况,比如放置在壳体之外的含有电子标签的物品,有时也经常被读写器读取。而这种情况往往是使用者不愿意看到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误读的电子标签读写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电子标签读写器,包括内置有电子标签读写模块的本体,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子标签读写模块相对应的读写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具有一半封闭式的金属罩壳,该半封闭式金属罩壳围成的区域即为所述读写区域。这样,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只会读取放置在上述读写区域内的电子标签,而对于那些放置在上述读写区域之外的所有电子标签,由于有半封闭式的金属罩壳的屏蔽作用,电子标签读写模块则读不到,能有效避免了误读现象的发生。
作为改进,在所述读写区域的本体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电子标签读写模块相对应的镂空孔洞,且该镂空孔洞处安装有一非金属挡板,利用该非金属挡板,既可以遮挡暴露于镂空孔洞的元器件,同时又不妨碍电子标签的读写功能。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电源插孔、电源开关,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电子标签读写模块配合使用的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插孔与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子标签读写模块相连。
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源适配器的适配器卡扣,以方便装拆。
所述电子标签读写模块包括射频天线及与射频天线相连的标签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与外部计算机连接的LAN口或/和COM口,所述LAN口或/和COM口与所述标签信号处理模块相连。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指示灯,该指示灯与所述标签信号处理模块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电子标签读写器的本体上设置一半封闭式的金属罩壳,金属罩壳具有屏蔽功能,这样电子标签读写模块只能读取由半封闭式金属罩壳围成的读写区域内的电子标签,而放置在上述读写区域之外的电子标签,上述电子标签读写模块则不能读取,因而能有效解决开放式电子标签读写器的误读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标签读写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拿掉底盖后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拿掉后盖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功能模块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37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