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4164.7 | 申请日: | 201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0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向光明;陈文峰;丘昌强;周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营养化 水体 景观 复合 人工 湿地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技术在处理生活污水、地表水、面源污染等方面得到了逐渐广泛的应用。它主要是利用湿地植物、微生物及土壤(或填料)的综合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具有构造简单、处理费用低、并且具有景观效果等优点。
人工湿地根据处理污水的流态主要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与潜流人工湿地。其中,潜流湿地又包括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各种类型人工湿地虽然各有优点,但也均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表面流人工湿地存在易滋生蚊蝇、去污能力有限、硝化能力不高的缺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存在易堵塞、硝化能力差的缺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存在易堵塞、建设成本高和管理维护复杂的缺点。
为克服单一类型湿地的不足,现在的工程研究和应用有将不同类型湿地组合起来处理污水的趋势。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47134.X,一种景观型复合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中国专利ZL200510047935.6,一种复合流人工湿地及其应用系统,中国专利ZL200610036318.0,垂直流与水平流一体化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等均是将垂直潜流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以串联的方式组合起来,利用两种人工湿地中不同的有氧和缺氧环境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有的还另外对基质强化以加强去除氮磷的效果。再如中国专利ZL200510011497.8,垂直流一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方法,是将垂直流人工湿地与表面流人工湿地组合成复合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在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种植观赏性植物,在表面流人工湿地中种植水生植物、花卉、蔬菜或养殖鱼类。
以上湿地组合工艺主要是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等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而利用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富营养化地表水体(如湖泊、河道、水库等)的相关研究较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湖泊、河道、水库因为含有大量氮、磷污染物的污水和初期雨水的排入,使得水体逐渐成为富营养化水体,造成水体景观效果差,易发生蓝藻“水华”,同时对湖中水生动植物的生存也造成了严重威胁。传统的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方式为引水换水、投加化学或微生物药剂、利用充氧设施或设备对水体进行强制充氧等。其中,引水换水措施需要有充足、方便的清洁水源作为换水水源,同时此种方式存在水质稳定程度差、污染转移等缺点;投加化学或微生物药剂存在资金投入大、水质易反复、有二次污染等问题;强制曝气措施存在能耗大,处理费用高等不足。
此外,与天然湿地相比,人工湿地由于处理目的的需要,构筑物均采用工程化的方式进行建设,尤其是在一些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具有景观要求的地表水体时,如何提高人工湿地景观,尽量减少人工化的痕迹,与周边景观相协调,也是人工湿地建设应该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该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包括与外侧隔离的封闭湿地墙体,湿地墙体内设有集水池、进水配水渠、表面流人工湿地及其正下方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间混合池,其中,进水配水渠与表面流人工湿地之间,复合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两个湿地单元之间的土工布层以及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组成的整体)与中间混合池、集水池之间均设有隔墙。湿地墙体采用浆砌块石或者砖墙,隔墙采用砖墙或钢筋砼墙,进水配水渠采用钢筋砼结构。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的进出水均由管道穿过湿地墙体来实现。其中,湿地墙体采用浆砌块石时厚度不小于400mm、采用砖墙时厚度不小于370mm;隔墙采用砖墙时厚度不小于240mm、采用钢筋砼墙时厚度不小于150mm;进水配水渠隔墙和底板厚度为80~100mm。此外,为保证本实用新型装置处理的污水不通过墙体侧漏,砖墙采用厚度15~20mm的水泥砂浆抹面,浆砌块石采用1∶2水泥砂浆勾缝;整个处理构筑物基础不需做特殊防渗处理,采用粘土或原状土压实,保证渗透系数不大于10-6cm/s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的整体平面尺寸可以根据用地情况灵活设计,在湿地长宽比不小于2∶1、湿地长不超过100m的情况下,可不需要分格。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要单元结构特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41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