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热式焚化炉之残留废气推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4213.7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8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施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巨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焚化炉 残留 废气 推进 装置 | ||
1.一种蓄热式焚化炉之残留废气推进装置,蓄热式焚化炉包括第一、二蓄热床,该第一、二蓄热床分别设有第一、二入口通道(31、32),残留废气推进装置设于蓄热式焚化炉内,其特征在于:残留废气推进装置包括:
一废气导引通道(10),该废气导引通道(10)两端分别与第一、二蓄热床的第一、二入口通道(31、32)连通,该废气导引通道(10)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二控制阀(11、12),该第一、二控制阀(11、12)可分别控制废气导引通道(10)与第一、二蓄热床的第一、二入口通道(31、32)的通断,该废气导引通道(10)上还设有一进出气口(13);
一废气推进室(20),以使用方向为基准,其底端与废气导引通道(10)的进出气口(13)连通,该废气推进室(20)内部动密封设有一能够运动的气压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化炉之残留废气推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废气推进室(20)内部动密封设有一能够运动的气压板(21)的结构为:废气推进室(20)内设有一气缸(22),该气缸(22)缸体与废气推进室(20)顶端固定,气缸(22)活塞杆与气压板(21)上端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化炉之残留废气推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废气推进室(20)内部动密封设有一能够运动的气压板(21)的结构为:废气推进室(20)底端与废气导引通道(10)的进出气口(13)背面形成一密封空间,该密封空间内固设有气缸(22)和第一惰轮(23),还设有至少两根拉绳(26)、第二惰轮(24)和两个定滑轮(25),其中,该第二惰轮(24)固设在废气推进室(20)顶部的一端,两个定滑轮(25)能够转动设于废气推进室(20)顶部的另一端;两根拉绳(26)一端均与气缸(22)活塞杆固连,拉绳(26)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惰轮(23)与第二惰轮(24),进一步分别绕过两个定滑轮(25)并向下固连气压板(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化炉之残留废气推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废气推进室(20)内部动密封设有一能够运动的气压板(21)的结构为:废气推进室(20)底端与废气导引通道(10)的进出气口(13)背面形成一密封空间,该密封空间内固设有气缸(22)和第一惰轮(23),还设有至少一根拉绳(26)和第二惰轮(24),其中,该第二惰轮(24)固设在废气推进室(20)顶部的一端,气压板(21)一端与废气推进室(20)一端侧壁密封铰接,气压板(21)另一端始终动密封紧顶废气推进室(20)另一端;拉绳(26)一端与气缸(22)活塞杆固连,拉绳(26)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二惰轮最终与气压板(21)另一端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化炉之残留废气推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废气导引通道(10)呈狭长空心矩形管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式焚化炉之残留废气推进装置,其特征是:气压板(21)另一端始终动密封紧顶废气推进室(20)另一端的结构为:所述废气推进室(20)另一端设有以气压板(21)铰接轴为圆心以气压板(21)两端长度为半径的圆弧形止顶面(27),气压板(21)另一端密封紧顶于该圆弧形止顶面(27)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化炉之残留废气推进装置,其特征是:废气推进室(20)底端与废气导引通道(10)的进出气口(13)连通的结构为:废气推进室(20)底端设有若干进出气孔,废气导引通道(10)的进出气口(13)恰完全覆盖该若干进出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巨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巨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42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的导线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虾皮捕捞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