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桩跑轮夹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4344.5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6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陆金红;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科斯叉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4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桩跑轮 夹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涉及管桩生产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管桩跑轮夹吊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管桩跑轮的搬运方式,为每次都需要人工将起重机吊钩安放在钢模吊装位置后才能起吊。这样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最大的缺点是不安全,易伤手,故需要一种自动的、更安全、效率更高的夹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安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需人工安放吊钩、自动夹取的装置,从而实现安全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小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管桩跑轮夹具结构,包括夹吊装置壳体、液压系统、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臂和从动臂,液压系统与主动臂相连,主、从动臂的转动轴部分都设置有齿轮,齿轮分别由轴销A、轴销B固定在夹吊装置壳体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而液压系统只推动主动臂就可使主、从动臂开合。
作为优选,夹吊装置壳体上焊接有下降高度限位块,其作用是a.保证钢模不会直接冲击到夹吊装置内部机构,特别是转动的轴销部分;b. 定位作用,保证主、从臂转动过程中不会碰到钢模,能自由夹取。
作为优选,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站、油缸和双向锁。选用液压系统,传动稳定,压力大,控制方便,在油缸进出油口接上一双向锁,更加安全保险。
作为优选,油缸尾端由轴销C固定在夹吊装置外壳上,另一端与主动臂相接。
作为优选,主动臂和从动臂的末端设有啮合钢模托轮形状的L形折弯部分,方便夹取管桩跑轮。
作为优选,液压站上方装有提示夹吊装置已张开或闭合到底的闪光报警灯,提示操作者,夹紧、张开动作已经完成。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需人工安放吊钩,从而实现安全生产,降低成本,减小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非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起重机;2-横梁;3-夹吊装置壳体;4-钢模;5-报警灯;6-油缸;7-从动臂;8-主动臂;31-轴销A;32-轴销B;33-轴销C;62-双向锁;63-液压站;72-从动齿轮;82-主动齿轮;83-钢模托轮;84-下降高度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管桩跑轮夹具结构,通过横梁2连接起重机1,其包括夹吊装置壳体3、液压系统、主动齿轮82、从动齿轮72、主动臂8和从动臂7。液压系统与主动臂8相连,主动臂8、从动臂7的转动轴部分都设置有齿轮,齿轮由轴销A31、轴销B32固定在夹吊装置壳体3上,主动齿轮82与从动齿轮72啮合,从而液压系统只推动主动臂8就可使主动臂8、从动臂7开合。夹吊装置壳体3上焊接有下降高度限位块84,其作用是a.保证钢模4不会直接冲击到夹吊装置内部机构,特别是转动的轴销部分;b. 定位作用,保证主动臂8、从动臂7转动过程中不会碰到钢模4,能自由夹取。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站63、油缸6和油缸6进出油口上接装的双向锁62。选用液压系统,传动稳定,压力大,控制方便,在油缸6进出油口接上一双向锁62,更加安全保险。油缸6尾端由轴销C33固定在夹吊装置外壳3上,另一端与主动臂8相接。主动臂8和从动臂7的末端设有啮合钢模托轮83形状的L形折弯部分,方便夹取管桩跑轮。装有闪光报警灯5,提示操作者,夹紧、张开动作已经完成。
本装置采用以液压站5给油缸6前后腔,通过油缸6伸缩推动主动臂8绕轴销A31转动,主动臂8上的主动齿轮82与从动臂7上的从动齿轮72相对运动后实现夹吊装置壳体3的开启、夹紧动作。行车司机只需将吊钩对准钢模4跑轮后按下开关,吊钩实现夹紧动作。为确保吊钩已夹住钢模4跑轮,吊钩夹紧后系统压力会持续上升,待其达到设定压力值后,报警灯5会开启,从而提示司机夹紧动作已完成。为保证安全,确保吊钩在钢模4在搬运过程中不松开,在油缸6进出油口接上一双向锁62。并且此装置夹装位置是在钢模4跑轮上,所以其可适用在不同管径的钢模4上。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科斯叉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科斯叉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43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窄翼缘梁专用卡具
- 下一篇:电梯轿厢门用永磁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