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外护板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5319.9 | 申请日: | 201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1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旺;郑海英;刘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36 | 分类号: | F22B3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外护板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外护板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锅炉炉墙普遍采用敷管式炉墙。整个锅炉外护板的支撑结构可以分为支撑板、支架和一些紧固件等。外护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支架上。支撑板的一端焊接在水冷壁上,另一端与支架连接。外护板及支架的整体的重量通过支撑板传递给水冷壁。
锅炉炉墙的作用就是保温,减少锅炉热量的散失,同时美化锅炉的外观。支撑板焊接在锅炉的水冷壁上,锅炉的热量通过水冷壁传递给支撑板,支撑板将热量传递给支架,支架把热量再传递给外护板,外护板最终把热量散失到空气当中,减低了炉墙的保温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炉墙保温效果的锅炉外护板支撑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锅炉外护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及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将外护板与水平刚性梁相连,第二连接结构将外护板与垂直刚性梁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上支架及下支架,外护板的上端通过上支架与第一水平刚性梁相连,外护板的下端通过下支架与和第二水平刚性梁相连。
所述上支架包括上短支架和上横支架,外护板的上端与上横支架相连,上短支架设于上横支架上,上短支架与所述第一水平刚性梁相固定;
所述下支架包括下短支架和下横支架,外护板的下端与下横支架相连,下短支架设于下横支架上,下短支架与所述第二水平刚性梁相固定。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支架,支架的一端与第一垂直刚性梁相固定,另一端在水平方向上可滑动得连接在第二垂直刚性梁上,外护板连接在支架上。
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垂直刚性梁上,在第二垂直刚性梁上设有槽形压板,支架搭接在第二垂直刚性梁上的部分穿过槽形压板与第二垂直刚性梁之间的形成的孔,使得支架在槽形压板的约束下与第二垂直刚性梁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可以滑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刚性梁上搭支架,为外护板提供支撑的方式,既可以彻底的消除支架设在水冷壁上时热量的传递损失,同时简化了支架的结构,减少了支架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彻底消除了支架设在水冷壁上时,从支架传递出来的热量损失,有效的提高了炉墙的保温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支架的重量,使整个炉墙结构更加轻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第二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外护板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及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将外护板1与水平刚性梁相连,第二连接结构将外护板1与垂直刚性梁相连。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上支架及下支架,外护板1的上端通过上支架与第一水平刚性梁2相连,外护板1的下端通过下支架与和第二水平刚性梁7相连。
如图1及图2所示,上支架包括上短支架3和上横支架4,外护板1的上端与上横支架4用紧固件连接,上横支架4上焊接上短支架3,上短支架3再与第一水平刚性梁2焊接。下支架包括下短支架6和下横支架5,其与第二水平刚性梁7的连接方式和上支架与第一水平刚性梁2的连接方式相同。
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支架10,支架10的一端焊接在第一垂直刚性梁8上,另一端搭接在第二垂直刚性梁9上,槽形压板11焊接在第二垂直刚性梁9上,支架10搭接在第二垂直刚性梁9上的部分穿过槽形压板11与第二垂直刚性梁9间形成的孔,使支架10可以在槽形压板11的约束下与第二垂直刚性梁9之间在水平方向上滑动。外护板1用紧固件连接在支架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53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光倍增太阳能热电采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发电与照明复合型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