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体式往复注塑、吹塑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5543.8 | 申请日: | 201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1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蔡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振机械模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06 | 分类号: | B29C49/06;B29C49/32;B29C49/42;B29C49/5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往复 注塑 塑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体式往复注塑、吹塑成型机,属于塑料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生产塑料中空容器,如饮料瓶、矿泉水瓶和化妆品瓶等,一般采用两步法生产,即将注塑和吹塑分开,工作时首先由注塑机将塑料原料注制成瓶胚,瓶胚再经加热器加热,而后将加热后的瓶胚放到拉吹机的拉吹模具中拉吹成型,这样的缺点是瓶胚异地注塑、吹塑,需要多次搬运,耗费工时,并且瓶胚容易受污染,特别是需要加热器再次加热,能耗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所以本发明人曾设计了一种“连续注塑、吹塑成型机”,并申请了中国专利号为ZL96240410.1,主要包括一套注塑部分配合有两套吹塑部分,注塑部分的注塑模具两侧等距离各设置一套吹塑部分的吹塑模具,各吹塑模具的中心构成的中心线为一直线,所述的注塑模具与注塑活塞之间,吹塑模具与吹塑活塞之间设置有双工位机构,即沿中心线横向设计移动模具(即螺口),移动模具滑动地穿在前后2根导杆上,移动模具的中间固定在两边的驱动机构的驱动活塞的活塞杆上,导杆和驱动活塞一起固定在2块支板上,支板连接有起落机构的起落活塞。该方案通过采用双工位连动机构,使移动模具既适用于注塑成型,也能进行吹塑成型,减少了异地注塑和吹塑,人工搬运,再加热器加热的繁琐过程,避免瓶胚二次污染,缩短生产时间,节省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所述的移动模具(螺口)滑动地穿在前后2根导杆上,移动模具的中间固定在两边的驱动机构的驱动活塞的活塞杆上,移动模具没有支撑件,移动过程容易产生振动,使移动模具定位不准确,造成无法吹塑;另一方面,该方案没有机械取瓶装置,需要人工取瓶,效率低,不适合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在机架上滑动设置推料板,推料板下连接螺口,推料板带动螺口移动平稳,定位准确,生产顺利,并且设计有自动取瓶装置,提高生产效率的整体式往复注塑、吹塑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整体式往复注塑、吹塑成型机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安装在注塑机上的下模板,下模板经导柱连接上模板,下模板上安装注塑模具型腔,注塑模具型腔有注塑进料口,上模板下连接注塑模具型芯,注塑模具型芯与注塑模具型腔相配合,在注塑模具型腔的两侧分别设置甲吹塑模具和乙吹塑模具,甲、乙吹塑模具的上方各自有甲拉伸机构和乙拉伸机构,甲、乙拉伸机构由拉伸气缸带动拉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柱中部设置支框,支框下滑动设置推料板,推料板中制有甲、乙两组定位孔,甲、乙定位孔下各自连接甲螺口和乙螺口,甲、乙螺口由移动装置带动往复移动,分别与甲吹塑模具、乙吹塑模具及注塑模具型腔和注塑模具型芯相配合,甲、乙螺口有开合模机构和自动取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往复注塑、吹塑成型机,生产时,首先注塑模具型芯与注塑模具型腔及甲吹塑模具和乙吹塑模具合模,注塑模具型芯与注塑模具型腔将塑料原料注制成瓶胚,甲螺口位于注塑模具型芯与注塑模具型腔中,瓶胚挂在甲螺口中,乙螺口位于甲吹塑模具或者乙吹塑模具中,将已经注制好的瓶胚由拉伸机构拉伸吹塑成瓶子,接着,注塑模具型芯与注塑模具型腔及甲吹塑模具和乙吹塑模具开模,动力带动支框上升,支框带动推料板,推料板带动甲、乙螺口上升,甲螺口带着瓶胚上升离开注塑模具型腔,乙螺口带着成型瓶子上升离开甲吹塑模具或者乙吹塑模具,在上升过程中,乙螺口在开合机构的作用下打开,成型瓶子脱出乙螺口由自动取瓶装置取走,再移动装置带动推料板移动,推料板带动甲螺口及注塑好的瓶胚移动到甲吹塑模具或者乙吹塑模具的上方,乙螺口位于注塑模具型腔的上方,再注塑模具型芯与注塑模具型腔及甲吹塑模具和乙吹塑模具合模,动力带动支框和推料板下降,推料板带动甲、乙螺口下降,乙螺口与注塑模具型芯和注塑模具型腔配合注塑, 甲螺口带着注塑好的瓶胚与甲吹塑模具或者乙吹塑模具配合将瓶胚吹塑成瓶子,如此周而复始。本方案将甲、乙螺口连接在推料板下,推料板滑动设置在支框下,由移动装置带动推料板,推料板带动甲、乙螺口左、右往复移动,有了推料板,甲、乙螺口在移动过程中非常的平稳,不产生振动,甲、乙螺口定位准确,生产顺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振机械模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振机械模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55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压机用聚酯带拉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造粒机的双层口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