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报警柜形锁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5613.X | 申请日: | 201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3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邓伦凯;程建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伦凯 |
主分类号: | E05B45/06 | 分类号: | E05B45/06;E05B15/10;E05B1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警 柜形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特别是一种报警柜形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柜形锁包括锁体、锁杆和锁芯,由于锁杆比较粗,结实牢固,受到用户的喜爱。但由于没有报警装置,还有如密封防水性能与防盗防拆方面尚有改进的地方。因此这些方面成为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报警柜形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报警柜形锁,包括锁体1、锁杆3、锁芯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体1内设置有L形空腔,在L形空腔内安装有报警组合盒10;报警组合盒10内安装有铜顶珠11、弹性体14、报警开关15、纽扣电池17与电子组件20和喇叭9;喇叭9、报警开关15、纽扣电池17和电子组件20之间电连接;所述的锁杆3设置为圆柱形,其头端设置为圆锥形状,且头端上设置有一扁平面,头端颈部设置有锥形截面的环槽,旋转锁杆3用于控制报警与否状态,锁杆3的尾部正对锁体1上的钢珠6处设置有上下两个圆弧形凹槽,配合钢珠6用于上锁与开锁。
所述的报警组合盒10也是L形形状;所述的锁体1)上的L形空腔处有一锁体盖板2与锁体1是防拆结构:锁体盖板2上下部位均设置有螺孔,相对应地在锁体1上下部位也设置有孔,锁体盖板2安装上锁体1后,有两个螺钉13、19分别与锁体盖板2紧固连接;螺钉13与锁体盖板2连接后有锁杆3头端挡住,锁体1上安装螺钉13的通孔上部安装有橡皮防水塞12。
所述的报警组合盒10上安装有盖板16且螺钉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设置有圆柱形锁杆,在其头端设置一扁平面,在锁杆的尾部设置有两个圆弧形凹槽,不但牢固而且可灵活控制报警与不报警;2、由于设置了锁体盖板与锁体之间是防拆结构,提高了安全性能;3、由于锁体上设置了安装锁杆保险销的孔槽,孔槽底部安装弹簧,与锁杆头端的环槽相配合,使锁杆一旦上锁,就不会被拔出。结构新颖,安全性能好,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侧视图。
图3是图1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1-锁体、2-锁体盖板、3-锁杆、4-锁销套、5-锁销、6-钢珠、7-锁杆保险销、8-喇叭盖、9-喇叭、10-报警组合盒、11-铜顶珠、12-橡皮塞、13-锁盖上固定螺钉、14-硅胶弹性体、15-报警开关、16-报警盒盖板、17-纽扣电池、18-报警组合盒固定螺钉、19-锁盖下固定螺钉、20-电子组件、21-锁芯、22-锁芯防护罩、23-钥匙。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1、对于锁杆3的改进,锁杆3圆锥形状的头端设置一扁平面,也就是当锁杆3头端的圆弧面抵住铜顶珠11时,则处于报警状态;当锁杆3头端转到扁平面时,铜顶珠11和弹性体14(硅胶)没有按下报警开关15,则不报警;锁杆3是个圆柱形,其尾部部位设置有圆弧形凹槽两个,是上下分布,如图1中钢珠6的上面所示,下部的圆弧形凹槽对应于锁杆3的头端扁平面于一个面上,如图1中的左侧开关15与弹性体14分开,所以此时锁处于不报警的情况。创新点2是锁体1的L形空腔外侧面上设置有锁体盖板2,锁体盖板2与锁体1是防拆结构:该结构是锁体盖板2上下部位均有螺孔,相对应的在锁体1上下部位也设置有孔,使锁体盖板2装上锁体1后,有两螺钉13、19分别与锁体盖板2紧固连接。在锁杆3的圆弧形凹槽内侧的锁体1上,如图1中的指引线7所示处,安装有锁杆保险销7,其保险销7的下部有孔槽,该孔槽中放入弹簧,相配套的是锁杆3头端颈部也设置有环槽,当锁杆3插入锁体1相应的孔中时,如要拔出锁杆3则经过锁杆保险销7处,就会由于保险销7下部的弹簧往上把保险销7顶入锁杆3的颈部环槽内而卡住,也就拔不出锁杆3了。报警组合盒10,包括电子组件20、铜顶珠11、弹性体14、开关15、纽扣电池17和喇叭9,整个报警组合盒10放进L形空腔内,并在盒10的外侧面上安装上报警盒盖板16,盒盖板16与报警组合盒10螺钉紧固连接,防止漏水。创新点3是螺钉13放入螺孔后,在锁杆3头端进入锁体1中的螺钉13上方,就挡住了螺钉13,防止了盗贼的拆卸,而且在放入螺钉13的上面孔中安装橡皮塞12。整体上比原有柜形锁防盗性能有很大的提高,也提高了防水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伦凯,未经邓伦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56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