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连续料带及IO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6195.6 | 申请日: | 201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9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肖彪;郑家茂;刘允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联精密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16 | 分类号: | H01R43/16;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端子 用量 单元 连续 io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和一种连续料带,特别是一种用同一块料材冲压出来的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或一种连续料带,以及用这种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所做成的IO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包括料带和料桥,在所述料带和料桥之间设有在一块料材上冲压而成的数根平行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与料带相接的锡脚、与料桥相接的连接部,以及位于锡脚和连接部之间的接触部;在相邻两个端子之间设有将所述端子分开的下料槽。这种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存在下述三个问题,一个是用料浪费,增加了原料成本,这种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在相邻的两个端子之间均存在一条下料槽,这个下料槽的原料被冲出后,作为废料而浪费了;第二个问题是制造一个IO连接器,需两个这样的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才可以做成,这是因为一个连接器需要两组端子,一组上端子,一组下端子,所以,两种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需要两次冲压才可以完成,制作的人工成本和机械磨损成本增加;第三个问题是传统的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在制造IO连接器时,只能分别穿插在塑胶本体内,而不适合于塑胶本体一次成型,因此,增加了IO连接器制造难度,其IO连接器加工难度大,成品次品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节省原料成本及加工成本的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上述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制成的连接料带。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上述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制成的IO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设计一种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包括料带和料桥,在所述料带和料桥之间设有在一块料材上冲压而成的数根平行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与料带相接的锡脚、与料桥相接的连接部,以及位于锡脚和连接部之间的接触部;在相邻两个端子的锡脚之间设有将所述锡脚分开的锡脚下料孔,在相邻两个端子的连接部之间设有将所述连接部分开的料桥下料孔,相邻两个端子之间的接触部是在冲压时被撕裂成的一个端子的接触部向下,另一个端子的接触部向上的错位结构,用量单元中,所有向下的接触部在一个平面内,所有向上的接触部在另一个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续料带,它是在预定长度的料材上冲压出数个相连接的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所述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包括料带和料桥,在所述料带和料桥之间设有在一块料材上冲压而成的数根平行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与料带相接的锡脚、与料桥相接的连接部,以及位于锡脚和连接部之间的接触部;在相邻两个端子的锡脚之间设有将所述锡脚分开的锡脚下料孔,在相邻两个端子的连接部之间设有将所述连接部分开的料桥下料孔,相邻两个端子之间的接触部是在冲压时被撕裂成的一个端子的接触部向下,另一个端子的接触部向上的错位结构,用量单元中,所有向下的接触部在一个平面内,所有向上的接触部在另一个平面内。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的料带上均设有料带定位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在所述连接器端子用量单元的料桥上均设有料桥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IO连接器,包括端子、塑胶本体和外壳,所述端子设置在所述塑胶本体上,所述塑胶本体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端子与塑胶本体是一次注塑而成的,所述端子包括锡脚、连接部,以及位于锡脚和连接部之间的接触部;相邻两个端子之间的接触部是在冲压时被撕裂成的一个端子的接触部向下,另一个端子的接触部向上的错位结构,用量单元中,所有向下的接触部在一个平面内,所有向上的接触部在另一个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IO连接器的端子一共为19根,其中10根端子中的接触部向上,另外9根端子中的接触部向下。
或者所述的IO连接器的端子一共为20根,其中10根端子中的接触部向上,另外10根端子中的接触部向下。
显然,在所述外壳上设有连接脚。
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省原料成本及加工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向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IO连接器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去掉料带和料桥后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联精密机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康联精密机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6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化智能真空环网柜
- 下一篇:插头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座连接器